某矿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

题目

某矿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人,经全力救援后,事故当场造成7人死亡,17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20天后,重伤的人员中有4人死亡;31天时有1人死亡;40天时又死亡一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报告的死亡人数是()人。

  • A、13
  • B、12
  • C、1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采用采后封闭注惰性气体防止煤层自然发火。A采区内留设的区段隔离煤柱在工作面回采后垮落,导致上下区段采空区相通,不能起到有效隔离采空区的作用,同时石门密闭附近巷道压力大,周边存在裂隙,导致向采空区漏风。A采区附近采空区接连发生3次瓦斯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发生3次瓦斯爆炸后该矿均未按规定上报并撤出作业人员,井下现场指挥人员强令施工人员在该区域实施密闭施工作业,施工密闭过程中,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人死亡。事故搜救工作结束后,事故调查组下达了未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任何人不得下井作业的指令。但该矿不执行禁止人员下井作业的指令,擅自违规安排人员入井施工密闭,施工过程中又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问: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切实可行的措施为()。

A.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回采进度

B.定期清理采空区浮煤,减少瓦斯涌出量

C.连续监测采空区成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答案:C

第2题: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在爆炸冲击波过后,井下人员应如何去做?


答:戴好自救器后,辨识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区,迎着风流撤出灾区;若巷道破坏无法通行或不清楚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应选择临时避难硐室,耐心待救。

第3题:

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煤与瓦斯突出

C.瓦斯喷出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煤矿企业安排电气焊作业人员切割“密闭”钢带。由于“密闭”内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作业人员在切割“密闭”前的钢带时,点燃了钢带与顶板间缝隙泄漏的瓦斯,引爆了“密闭”内的瓦斯,造成了现场作业的3名人员当场死亡。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安排人员井下违章使用电气焊作业
B.施工“密闭”时未将钢带断开或拆除
C.“密闭”前的气割作业引爆“密闭”内瓦斯
D.电气焊作业时未派专业人员在场检查

答案:C
解析:
本题中“密闭”内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作业人员在切割“密闭”前的钢带时,点燃了钢带与顶板间缝隙泄漏的瓦斯,故事故最直接的原因是“密闭”前的气割作业引爆“密闭”内瓦斯。

第5题: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范不可靠,严重露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发爆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是()。
A.加强通风
B.加强瓦斯检查
C.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D.抽放瓦斯
E.摩擦发热的部件不做过热保护

答案:A,B,C,D
解析:
矿井瓦斯爆炸的防治主要有防治瓦斯积聚与超限,防治瓦斯引燃及爆炸,防治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矿井瓦斯爆炸的防治主要有防治瓦斯积聚与超限,防治瓦斯引燃及爆炸,防治瓦斯爆炸事故扩大。选项E不符合要求,故选ABCD

第6题: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在冲击波过后,井下人员应如何去做?


答:带好自救器后,辨别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迎着风流撤出灾区;若巷道破坏无法通行或不清楚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应选择临时避难硐室,耐心待救。

第7题:

当井下发生()等事故时,井下人员佩戴自救器,可有效地防止中毒或窒息。

A.透水

B.火灾

C.瓦斯爆炸

D.煤和瓦斯突出


参考答案:BCD

第8题:

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及时佩带自救器,尽快撤离现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范不可靠,严重露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发爆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答案:D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题目信息只有人员死亡数目,死亡14人属重大事故。所以选D

第10题: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认定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
[问题1]
煤层瓦斯含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问题2]
简述矿井机械通风的要求。
[问题3]
简述瓦斯发生爆炸的条件。
[问题4]
根据事故原因,为该矿拟定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答案:
解析:
[问题1]
煤层瓦斯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l)煤层露头。在煤层形成以后的地质年代里或者在现代,如果有露头长时间与大气相通,煤层中的瓦斯就容易通过露头逸散到大气中。
(2)煤层的埋藏深度。经验表明,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有关。在同一矿区的同一个煤层中,煤层瓦斯含量一般是随煤层的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
(3)煤层倾角。瓦斯沿着煤层层面方向的流动相对容易,而沿着垂直于煤层层面方向的扩散相对困难。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煤层倾角越小瓦斯含量越大。
(4)围岩性质。如果煤的围岩,特别是顶底板围岩致密完整,煤层中的瓦斯就容易被保存下来;反之,瓦斯则容易逸散。
(5)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造成同一矿区内煤层瓦斯含量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
(6)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跃的地区,通常煤层瓦斯含量较小。
[问题2]
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l)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
(2)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3)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l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4)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者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
(5)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口应当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l次。
(6)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改变主要通风机转数、叶片角度或者对旋式主要通风机运转级数时,必须经过矿总工程师批准。
(7)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人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和通风机性能的测定,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8)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及更换叶片后必须进行性能测试。
[问题3]
瓦斯发生爆炸的条件有:①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②必须有高温火源;③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以上3个条件同时存在时瓦斯才能发生爆炸。
[问题4]
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如下。
(l)该采区左翼工作面要立即停产整顿,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待系统
稳定后,组织测风员和瓦斯检测员进行风量测定和瓦斯浓度测定,风量瓦斯浓
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后,方可移交生产。
(2)加强瓦斯管理,健全瓦斯管理制度。
(3)要加强重点瓦斯工作面管理工作。
(4)要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鉴定工作。
(5)要增加矿井安全投人,健全瓦斯监测的“二道防线”,确保安全
生产。
(6)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7)加强矿井通风技术力量。
(8)合理组织生产,杜绝违章指挥现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