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应优先采用()作业。 

题目

露天开采应优先采用()作业。 

  • A、干式
  • B、湿式
  • C、高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露天开采应优先采用湿式作业。产尘点和产尘设备,应采取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22)。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优先数法

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优先数法总是让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先使用处理器。系统常以任务的紧迫性和系统效率等因素确定进程的优先数。

第3题:

●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22) 。

(22)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优先数法

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优先数法总是让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先使用处理器。系统常以任务的紧迫性和系统效率等因素确定进程的优先数。

第4题: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内容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应遵照的基本原则的是()

A:充分考虑顾客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
B:优先采用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
C:优先采用纯内业作业的设计方案
D:优先采用作业单位最熟悉的的设计方案

答案:A
解析:
技术设计应依据设计输入内容,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或规范,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5题:

一个有两个作业管理进程的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采用基于优先数(优先数大表示优先级别高)的算法,进程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的算法(按剩余运行时间计算作业的长短)。有以下作业序列:

作业F的运行结束时间为(23)(假定在作业运行期间,除了有空闲的作业管理进程以外,系统不进行调度工作)

A.14:50

B.15:30

C.13:40

D.13:10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短作业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及其应用。短作业优先是指首先计算每个进程所属的作业,估计所需运行时间的长短,本题中考虑的是扣除作业已经运行时间后的剩余时间,首先调度运行时间较短的进程投入运行。这种算法可以得到整体范围内最短的平均响应时间,但是有可能会产生“无限等待”现象,即在较短作业源源不断进入系统的情形,运行时间较长的进程有可能在一个不可预计的时间范围内得不到运行。所谓基于优先数的调度算法,则是在调度时刻比较各个进程(或作业)的优先数,挑选优先级别高的进程(或作业进入内存)运行。本题中,10:00时,作业A到达,此时没有别的作业,自然投入运行。到10:20时,作业B到达,由于还空闲一个作业管理进程,作业B进入系统,进行进程调度。此时,内存中有两个作业,作业A的剩余运行时间为30分钟,而B的运行时间为60分钟,按短作业优先的原则,A继续运行,直到10:50运行结束。这时,作业C已经到达,而且只有作业C到达,自然进入内存,由于C的估计运行时间只有40分钟,按照短作业优先的原则,C自然首先被调度运行,到了11:30分,作业C运行结束,空闲一个作业管理进程,系统又将进行作业调度。此时,只有作业D已经到达,自然被调度进入内存:内存中的作业B和作业D的估计运行时间分别为60分钟与80分钟,按照短作业优先的调度原则,作业B进入运行,直到12:30分作业B运行结束,再次进入作业调度。这时,作业E和F都已经到达,由于P的优先数为9,大于E,因此被调度进入内存:与D相比,P的估计运行时间(70分钟)较D(80分钟)为短,优先进入运行。到13:40分,作业P运行结束。现在只剩下作业E,自然进入内存。进入内存后作业D的估计运行时间80分钟,远大于作业E(30分钟),E先运行,至14:10分结束,D接着运行,至15:30运行结束。各作业的运行结束时间为:作业A—10:50作业B—12:30作业C—11:30作业D—15:30作业E—14:10作业F—13:40正确答案应该是C。

第6题:

若每个作业对应一个进程,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的用户应采用(20)。

A.时间片轮转法

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

D.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正确答案:D
解析: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是按照优先权来决定作业的执行顺序,所以要照顾紧急作业的用户应采取该算法。

第7题:

一个有两个作业管理进程的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采用最高响应比优先的算法,进程调度采用基于优先数(优先数大表示优先级别高)的算法。有以下作业序列:

作业F的运行结束时间为(26)(假定在作业运行期间,除了有空闲的作业管理进程以外,系统不进行调度工作)。

A.14:50

B.15:30

C.13:40

D.13:10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作业调度中的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进程调度中的基于优先数的调度算法的概念及其应用。所谓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首先需要在调度时刻计算每个后备作业的响应比。即响应比=(作业等待时间+作业估计运行时间)/作业估计运行时间。实际上,比较不同作业响应比时起作用的是:作业等待时间/作业估计运行时间。在计算以后,挑选响应比最大的后备作业投入运行,这个算法是比较优秀的。大家都知道,数学上可以证明短作业优先的调度算法可以得到最小的作业平均响应时间(亦即可以得到最大的系统平均吞吐率)。但是,它不能排除有可能出现“无限等待”的现象,因为它允许短作业“加塞”,如果短作业源源不断地到来,将可能使长作业在不可预计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运行。而最高响应比优先的算法则保证在到达时间相近的一批作业中,估计运行时间小的作业(短作业)可以优先投入运行,在作业大小相仿时,到达时间早的作业可以先投入运行。即使是很长的作业,随着后备时间的延长,其响应比也不断增大,最终将会投入运行,从而避免出现“无限等待”的现象。所谓基于优先数的调度算法,则在调度时刻比较各个进程的优先数,挑选优先级别高的进程运行。本题中,10:00时,作业A到达,此时没有别的作业,自然投入运行。到10:20时,作业B到达,由于还空闲一个作业管理进程,作业B进入系统,进行进程调度。由于B的优先级别高,作业B投入运行,A在内存等待。到11:20时,B运行结束并退出,空出一个作业管理进程,系统开始作业调度。此时,作业C、D均已到达,由于C的响应比=(30+40)/40=1.75>D的响应比=(0+80)/80=1,作业C进入内存,在进行进程调度时,由于C的优先数为3,比作业A小,A投入运行。到11:50时,A剩下的30分运行时间结束,退出系统,这时作业E已经到达。此时,D的响应比=(30+80)/80=1.375>E的响应比=(10+30)/30=1.333,作业D进入内存,由于D的优先数为8,高于作业C,D投入运行。到13:10时,作业D运行结束。这时作业F也早已到达,在两个后备作业中,E的响应比=(90+30)/30=4,F的响应比=(70+70)/70=2,作业E进入运行,又由于E的优先数比C大,E投入运行。到13:40时,E运行结束,这时后备作业只有F,F进入内存,由于它的优先数为9,远大于C,于是投入运行,到14:50结束运行。最后只剩下C一个作业,于15:30运行结束。各作业运行结束时间表为A为11:50、B为11:20、C为15:30、D为13:10、E为13:40、F为14:50。

第8题:

在确定作业的优先级时,计算作业的优先权应高于I/O型作业的优先权。()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2011年)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内容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充分考虑顾客要求, 引用适用的国家、 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
B. 优先采用成本最低、 经济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
C. 优先采用纯内业作业的设计方案
D. 优先采用作业单位最熟悉的的设计方案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内容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 充分考虑顾客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
B. 优先采用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
C. 优先采用纯内业作业的设计方案
D. 优先采用作业单位最熟悉的设计方案

答案:A
解析: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4 . 5 条款规定,技术设计应遵照以下基本原则:技术设计应依据技术输入内容,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根据作业区实际情况,考虑作业单位的资源条件(如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软件、硬件配置情况等) ,挖掘潜力,选择最适用的方案;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或产品)和资料,对于外业测量,必要时应进行勘察,并编写踏勘报告。故本题应选A 。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