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车钩()至轨面高度符合工艺要求,高度不在规定范围内,应调整垫

题目

测量车钩()至轨面高度符合工艺要求,高度不在规定范围内,应调整垫片数量。

  • A、中心线
  • B、上平面
  • C、下平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CRH2、CRH380A系列动车组在尺寸测量作业中,当车钩的高度未能满足标准时,可在空气弹簧下支撑面安装空气弹簧调整垫,调整垫可在(0-6)mm范围内选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密接式钩缓装置安装后钩高应在()范围内,测车钩缓冲装置高度时,应测量钩体凸锥顶点距轨面的垂直距离


正确答案:(880±30)mm

第3题:

通过调整螺栓细调高度,并用水平尺测量()平行。调整后,作业车移出,用激光测量仪检测高度,如不符合,应再调整,直至达标。

A、滑轨横向连线与轨面连线

B、滑轨横向连线与接触线连线

C、接触线连线与轨面连线


参考答案:A

第4题:

超限货物装车前测量其中心高度和侧高度应由()起。

  • A、车地板
  • B、货物底部支重面
  • C、垫水底部
  • D、轨面

正确答案:B

第5题:

无论客车或货一,其两端车钩中心至轨面高度为870~890mm。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机车车钩中心至轨面高度为(880±10)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7题:

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890mm

第8题: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怎样测量调整?


参考答案:按规定,此尺寸的中修限度为835~885mm,运用中的机车该限度应介于815~890mm。机车在平道上测量车钩中心至轨面高度,并考虑中修互换轮对的轮箍厚度差,若达不到相应要求,可从车钩吊杆长度、均衡梁、钩尾框托板等处所加、减垫片调整,但每处垫片不得多于1块。

第9题:

架修时全自动车钩需要测量的数据都有哪些()。

  • A、钩头接合面间隙不大于1.4mm
  • B、车钩高度:660±10mm
  • C、车钩的垂直倾斜角为0到-0.5°
  • D、地板面到轨面高度1100±10mm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车钩距轨面高度不符合规定时,应在车钩下部与托铁之间加减垫板来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