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裂纹易产生在哪些部位?

题目

车钩裂纹易产生在哪些部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底架与车体裂纹易产生在哪些部位?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底架与车体产生裂纹的部位,均发生在应力较大的地方,这些部位大多在构件断面改变处、焊缝附近、铆钉孔周围。产生的原因:除设计不合理使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损伤外,另外还有工艺上的原因。其中有因材质变化或在焊接前下料、组装工艺不合乎要求,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和弊病,再加上运用中超载、过大冲击等因素使结构产生裂纹。
(2)车体钢结构承担了作用在车体上的各种载荷,这些载荷主要有5种:
①垂向总载荷:包括车体自重、载重、整备重量以及由于轮轨冲击和簧上振动而产生的垂向动载荷。
②纵向载荷:当列车起动、变速、上下坡道,特别是紧急制动和调车作业时,在车辆之间以及机车和车辆之间所产生的牵引和压缩冲击力,此纵向力通过车钩缓冲装置作用于车辆的前(或后)从板座上。
③侧向载荷:包括风力及离心力,当装运散粒货物时,还要计算散粒货物对侧壁的压力。
④扭转载荷:当车辆在不平坦线路上运行或车体被不均匀地顶起时(车辆检修时常会碰到),车体将承受扭转载荷。
⑤局部载荷:如底架上悬挂的制动、给水等装置引起的附加载荷。

第2题:

水轮机转轮为什么会产生裂纹?反击型水轮机转轮在哪些部位易发生裂纹?


正确答案: 转轮产生裂纹的原因有:
(1)由于铸造工艺不良,产生缺陷或铸造应力。
(2)因电焊工艺不合理,造成焊接应力。
(3)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应力集中。
(4)运行中叶片受到水流或振动的脉动力作用,使材料产生疲劳应力。
(5)由于检修中补焊产生应力。
由于以上原因产生了应力,从而使叶片在应力集中的地方产生裂纹。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通常在叶片与上冠和下环的连接处易产生裂纹;而轴流转浆式转轮则易在叶片与枢轴法兰的过渡段发生裂纹。

第3题:

车钩长时间使用在钩耳等部位产生()裂纹。

  • A、疲劳
  • B、冷
  • C、热
  • D、淬

正确答案:A

第4题:

货车钩尾框易产生裂纹的部位及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钩尾框裂纹大多发生在钩尾框弯角处或扁销孔处。
其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
1.钩尾框承受纵向冲击力过大;
2.尾框铸造缺陷;
3.钩尾框焊修质量不符合工艺要求。

第5题:

车钩裂纹的部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上下钩耳及下锁销孔处;
(2)钩舌内侧弯角处及钩舌销孔处;
(3)钩尾棱角及钩尾销孔处;
(4)钩头及钩身接触棱角处(离钩肩50mm范围内);
(5)距钩肩200mm左右的钩身上。

第6题:

铸钢摇枕哪些部位易产生裂纹?怎样检查?


正确答案: (1)裂纹部位
①摇枕挡处;
②下心盘螺栓孔处;
③摇枕中部排水孔下方;
④下旁承附近;
⑤摇枕内部心盘立筋与心盘底平面交接处。
(2)产生原因
①摇枕中部受力最大弯矩,心盘螺栓孔断面突变,将引起应力集中,如果材质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则易产生裂纹;
②侧滚振动时,旁承处有垂直增载,此处弯矩和剪力较大,也容易产生裂纹;
③两端摇枕挡处常承受水平冲击力,加之断面变化大,有应力集中,所以也容易产生裂纹。
(3)检查方法当发现摇枕挡间隙过大时,应注意摇枕挡及旁承附近断面较小处。在侧架外部光线由摇枕与立柱的间隙照到内侧弯角处,同时,注意摇枕挡立面上是否有裂纹。由于侧梁位置限制,应对转向架内部用同样的方法检查摇枕挡弯角及立面。然后将光线顺摇枕立面移到摇枕平面的旁承附近,光线方向与摇枕纵向相同,与摇枕平面成30°角为宜。摇枕排水孔弯角处裂纹的检查方法是探身俯视,根据需要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角度,有裂纹时较易发现。摇枕表面附有凝固的条形铁水者,大部分是裂纹。发现后用乙炔烤内侧面,身体靠近车轴,探身目视,并用较强的光线与摇枕立面30°角斜式移动,有裂纹易发现。

第7题:

车轴易发生裂纹的部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 车轴下列3个部位易发生裂纹:
⑴轮座处30mm惯性疲劳裂纹发生区;
⑵轴颈卸荷槽;
⑶车轴轴身。

第8题:

试述车钩的裂纹部位?


正确答案: 上下钩耳及下锁销处;钩舌内侧弯角处及钩舌销孔处;钩尾棱角及钩尾销孔处;钩头与钩身接触棱角处(高钩肩50mm范围内);距钩肩200mm左右的钩身上。

第9题:

车轴哪些部位易发生裂纹?


正确答案: 车轴下列3个部位易发生裂纹:
1.轮座处30mm惯性疲劳裂纹发生区。
2.轴颈卸荷槽。
3.车轴轴身。

第10题:

钩尾框哪些部位易产生裂纹?


正确答案: (1)铆钉孔及弯角处,锻制钩尾框,后堵铆孔处较多;
(2)扁销孔处;
(3)铸钢钩尾框前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