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黏土是土层裂隙非常发育、土粒度成分中黏土颗粒比重较小的土层。

题目

裂隙黏土是土层裂隙非常发育、土粒度成分中黏土颗粒比重较小的土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振动沉桩时,不适宜在( )土层中使用。

A.砂质黏土
B.黏土
C.粉土
D.淤泥

答案:B
解析:
振动沉桩是借助固定于桩头上的振动箱所产生的振动力,以减小桩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使桩在自重与机械力的作用下沉入土中。振动沉桩主要适用于砂土、砂质黏土、粉质黏土层,在含水砂层中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砂砾层中采用此法时,尚需配以水冲法。
振动沉桩法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设备亦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黏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所以对照题干的“不适宜”应选答案B。

第2题:

振动沉桩不宜用于( )土层中。

A.砂土
B.砂质黏土
C.粉质黏土
D.黏性土

答案:D
解析:
振动沉桩的原理是利用振动打桩机固定在桩顶,并且产生上下间歇振动,使桩尖处土质松散,靠桩自重渐渐沉人土中。一般用于砂性土,不宜用于黏性土。

第3题:

井点法降水适应的土层是( )。

A.黏土
B.粉土
C.砂土
D.粉质黏土
E.砾石

答案:A,B,D
解析:
2020版教材P32页
井点法降水的适用条件:(1)黏土、粉质粘土、粉土的地层;(2)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现象;(3)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m时,场地条件有限宜用喷射点井、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用多级点井。

第4题:

某地基中黏土与粉砂成层出现,黏土层单层平均厚度为0.5~0.8m,粉砂层单层平均厚度为8~10cm,则该土名应定为()。

  • A、黏土粉砂互层
  • B、黏土夹粉砂层
  • C、粉砂夹黏土层
  • D、黏土间薄层粉砂

正确答案:B

第5题:

集水明排法适用于()。

A.粗粒土层
B.粉砂土层
C.细砂土层
D.渗水量大的黏土层
E.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答案:A,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64-66
集水明排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坑底设置集水坑,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应予引开,远离基坑以防倒流。集水明排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在细砂和粉砂土层中,由于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沙现象,容易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因此不宜采用。

第6题:

下列关于红黏土特征的表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红黏土失水后易出现裂隙
B、红黏土具有与膨胀土一样的胀缩性
C、红黏土往往有上硬下软的现象
D、红黏土为高塑性的黏土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4版)第445页至455页规定,红黏土是指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塑性黏土。红黏土在自然状态下呈致密状,无层理,表部呈坚硬、硬塑状态,失水后含水率低于缩限,土中即开始出现裂缝。红黏土的组成矿物亲水性不强,交换容量不高,天然含水率接近缩限,孔隙呈饱和水状态,以致表现在胀缩性能上以收缩为主,在天然状态下膨胀量很小,收缩性很高;红黏土的膨胀势能主要表现在失水收缩后复浸水的过程中,一部分可表现出缩后膨胀,另一部分则无此现象。因此不宜把红黏土与膨胀土混同。在红黏土地区天然竖向剖面上,往往出现地表呈坚硬、硬塑状态,向下逐渐变软,成为可塑、软塑甚至流塑状态的现象。

第7题:

钢筋混凝土爆扩灌注桩的适用的土层有()。

A.软土
B.砂质土
C.黏土
D.砂质黏土
E.新填土

答案:B,C,D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1-76
爆扩成孔灌注桩又称爆扩桩,这种桩成孔方法简便,能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做成的桩承载力也较大。爆扩桩的适用范围较广,除软土和新填土外,其他各种土层中均可使用。

第8题:

振动沉桩法施工预制混凝土桩,不宜用于()土层。

A、砂土
B、砂质黏土
C、黏性土
D、亚黏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振动沉桩的特点。振动沉桩法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设备亦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黏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第9题:

某红黏土的裂隙发育程度为富裂隙(8条/m),则该红黏土的结构为( )。

A.致密状
B.巨块状
C.碎块状
D.块状

答案:C
解析:
根据红黏土的裂隙发育程度红黏土的结构可分为三类:偶见裂缝(<1条/m)致密状,较多裂缝(1~2条/m)巨块状,富裂缝(>5条/m)。

第10题:

某土层塑性指数I=19.3,液性指数为0.46,该土层应定名为()。

  • A、硬塑黏土
  • B、软塑黏土
  • C、可塑黏土
  • D、可塑粉质黏土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