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分类目录由()、()、()、()、()、()等组成。

题目

读者分类目录由()、()、()、()、()、()等组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读者分类目录和公务分类目录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读者分类目录:主要分类款目、附加分类款目、分析分类款目、综合分类款目、类目参照片和目录指导片等组成。公务分类目录由只由图书的主要分类款目和目录指导征组成。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

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四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

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

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

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

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图如图1-1所示;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DFD图如图1-2所示,其中,加工2的细化图如图1-3所示。

数据流图1-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


正确答案:起点:读者文件 终点:登记读者信息或3 起点:处理查询请求或2 终点:读者文件
起点:读者文件 终点:登记读者信息或3 起点:处理查询请求或2 终点:读者文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流图方面的基础知识。对这种类型问题求解的关键是要仔细阅读题目,注意解题技巧,从一些常规的入口作为突破口,即利用分层数据流图数据流的平衡原则(即父图和子图(加工图)的一致性)来解题。
(子图是其父图中某一部分内部的细节图(加工图),它们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保持一致。子图也是如此,在上一级中有几个数据流,他的子图也一定有同样的数据流。)而且它们的输送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原图有3条进的数据流2条出的,子图同样也是)。
比较数据流图1-1和数据流图1-2可以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所有输入流和输出流都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是图1-2中从加工2到读者文件的数据流和从读者文件到加工3的数据流是错误的,再分析题目说明:“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此段说明表示加工3应该向读者文件中写入数据,从“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可以得出加工2从读者文件中读取数据。另外,从数据流图1-3可以看出数据流图是从读者文件到读者查询加工。所以错误的数据流是加工2到读者文件和从读者文件到加工3。

第3题: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A、社会

B、作家;

C、作品

D、读者;

E、世界


参考答案:BCDE

第4题:

读者工作要贯彻区分服务的原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是由()的藏书结构和读者结构组成的。


正确答案:多层次多级别

第5题:

读者分类目录由()等组成,还包括();公务分类目录由主要分类款目和()组成。


正确答案:主要分类款目、附加分类款目、综合分类款目、分析分类款目、类目参照片、目录指导片;主题字顺索引;目录指片

第6题:

阅读以下某图书管理系统的技术说明和数据流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

[说明]

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和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

该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主要分为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及图书注销4个方面。

(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

(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10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

(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

(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

该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21所示;该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DFD图,如图2-22所示;其中加工2的细化图,如图2-23所示。

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逻辑数据流图(Logical Data Flow Diagram)和物理数据流图(Physical Data Flow Diagram)之间的主要差别。


正确答案: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逻辑数据流图和物理数据流图区别点的简答题。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①数据流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于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图形描述工具解决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它可分为逻辑数据流图和物理数据流图。 ②逻辑数据流图强调参与者所做的事情可以帮助设计者决定需要哪些系统资源、为了运行系统用户必须执行的活动、在系统安装之后如何保护和控制这些系统等内容。逻辑数据流图说明应该具有哪些加工和数据存储而不关心这些加工和数据存储是如何实现的。 ③物理数据流图关注的是系统中的物理实体以及一些具体的文档、报告和其他输入/输出数据。它通常用做系统构造和实现的技术性蓝图。在物理数据流图中需要说明加工和数据存储是如何实现的。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逻辑数据流图和物理数据流图区别点的简答题。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①数据流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于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图形描述工具,解决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它可分为逻辑数据流图和物理数据流图。 ②逻辑数据流图强调参与者所做的事情,可以帮助设计者决定需要哪些系统资源、为了运行系统用户必须执行的活动、在系统安装之后如何保护和控制这些系统等内容。逻辑数据流图说明应该具有哪些加工和数据存储,而不关心这些加工和数据存储是如何实现的。 ③物理数据流图关注的是系统中的物理实体,以及一些具体的文档、报告和其他输入/输出数据。它通常用做系统构造和实现的技术性蓝图。在物理数据流图中需要说明加工和数据存储是如何实现的。

第7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四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数据流图1-1]



[数据流图1-2]



[数据流图1-3]



1、[问题1]数据流图1-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
2、[问题2]数据流图1-3中缺少三条数据流,请指出这三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
3、[问题3]根据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图填充下列数据字典条目中的(1)和(2):查询请求信息=[查询读者请求信息|查询图书请求信息]读者情况=读者号+姓名+所在单位+{借书情况}管理工作请求单=(1)入库单=(2)


答案:
解析:
1、[问题1]起点:读者文件 终点:登记读者信息或3起点:处理查询请求 或 2终点:读者文件2、[问题2]起点:图书目录文件终点:图书信息查询或2.2起点:借书文件终点:读者信息查询或2.1起点:借书文件 终点:图书信息查询或2.23、[问题3](1)[入库单|借书单|还书单|注销单](2)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购书日期
【解析】
1、[解析] 试题一本题考查的是数据流图方面的基础知识。对这种类型问题求解的关键是要仔细阅读题目,注意解题技巧,从一些常规的入口作为突破口,即利用分层数据流图的数据流的平衡原则(即父图和子图(加工图)的一致性)来解题。子图是从其父图中某一部分内部的细节图(加工图),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保持一致。子图也是如此,在上一级中有几个数据流,他的子图也一定有同样的数据流。而且它们的输送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原图有3条进的和2条出的数据流,子图同样也是)。[问题1]比较数据流图1-1和数据流图1-2可以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所有输入流和输出流都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是图1-2中从加工2到读者文件的数据流和从读者文件到加工3的数据流是错误的。再分析题目说明;“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此段说明表示加工3应该向读者文件中写入数据,从“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可以得出加工2从读者文件中读取数据。另外,从数据流图1-3可以看出数据流图是从读者文件到读者查询加工。所以错误的数据流是加工2到读者文件和从读者文件到加工3。2、[解析] 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读者基本信息存储在读者文件中,而读者借阅图书的信息存储在借书文件中,图书的基本信息存储在图书目录文件中,而图书借阅情况则需要通过借书文件获得。所以,应该有从借书文件到加工2.1和加工2.2,以及从图书目录文件到加工2.2三条数据流。3、[解析] 根据题目说明,管理工作主要分为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而每一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填写相应的单据,所以管理工作请求单=[入库单|借书单|还书单 |注销单]。入库单的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因此,入库单=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购书日期。

第8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旨在用计算机对图书进行管理,包括图书的购入、借阅、归还以及注销。管理人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对当前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便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

系统要实现以下四方面的功能: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

(1)购入新书:需要为该书编制图书卡片,包括分类目录号、图书流水号(要保证每本书都有唯一的流水号,即使同类图书也是如此)、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和购书日期等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中。

(2)读者借书:填写借书单,包括读者号、欲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否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所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若已达到最大借阅数,则拒绝借书,否则读者可以借出该书,登记图书分类目录号、图书流水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写回到借书文件中去。

(3)读者还书:根据图书流水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和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表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借书文件中;如果图书逾期未还,则处以相应罚款。

(4)图书注销:将一些过时或无保留价值的图书注销,从图书文件中删除相关记录。

(5)流通查询:管理员可以对图书流通情况进行查询,包括某位读者、某种图书和全局图书,给出流通情况统计表。

以下是经分析得到的数据流图及部分数据字典,有些地方有待填充,假定顶层数据流图是正确的。图1-1是顶层数据流图,图1-2是第0层数据流图,图1-3是第1层数据流图。

[图1-1]

[图1-2]

[图1-3]

[数据字典]

(1)数据流条目

图书管理要求=[入库单|借书单|还书单|注销单]

入库单=分类目录号+数量+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购书日期

借书单=读者号+(d)+借阅日期

还书单=(e)+还书日期

(2)文件说明

文件名:目录文件

组成:{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入库日期+总数+库存数+(f)}

根据题意,指出数据流图中缺失的数据流(a)的名称,并指出该数据流的起点。


正确答案:(a)名称:当前日期起点:系统时钟
(a)名称:当前日期,起点:系统时钟 解析:加工2的输入数据流有“当前日期”和“有效的图书管理要求”。根据平衡原则,加工2.1的输入数据流(a)应为“当前日期”,其起点自然是“系统时钟”。

第9题:

读者工作除读者服务工作之外,还包括()()()以及读者工作部门()等其他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读者研究与教育;阅读研究与指导;读者工作的组织管理;自身建设与发展

第10题:

图书分类索书号的作用是()。

  • A、只用于组织分类目录;
  • B、只用于推荐馆藏;
  • C、用于图书排架、读者索书和藏书清点。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