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吹炼时,对钢中气体含量有何影响?

题目

复合吹炼时,对钢中气体含量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复合吹炼工艺从炉底吹入少量气体,有氧气、氮气、氩气以及CO、CO2气,此外,喷嘴冷却介质的裂解产生氢气,氩气、CO、CO2气体不溶于钢中,氧、氢、氮气都能部分溶于钢中,复吹工艺中,对气体在钢中含量的影响如下:
(1)吹末期熔池的搅拌较之顶吹有显著的加强,碳氧化反应速度较高,渣中(FeO)较低,相应使钢中含氧量降低,这对改善钢的质量有好处。
(2)氮在钢中的含量,取决于气相中氮的分压力,在吹炼过程中,则主要取决于脱碳速度,强烈脱碳反应所产生的CO气泡,使钢中[N]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在底部吹氮搅拌熔池工艺中,脱氮速度增加,使钢中[N]与顶吹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在吹炼末期,碳氧反应速度已大为降低,钢液将大量吸收氮,使钢中含氮量明显增加,即便是底吹气量很小,仍使钢中[N]量超过顶吹钢。因此,不宜采用全程吹氮工艺,一般应在终点前5分钟,用Ar气切换,清扫钢中之氮。
(3)底吹氧所用的冷却介质裂解产生的氢气,将有少量溶于钢液中,如不采取措施,将使钢中含氢量有较大的增加。为减少钢中含氢量,在操作上注意减少后吹时间,控制炉温不要过高,并应在终点前1-2分钟时,吹Ar气以清扫钢氢。
吹炼终点时用氩气切换的方法,无论是对于减少钢中氮、氧或是氢都有好处,因而是一项必需措施,氮在钢中的活度较小,而氢的活度较大,所以,用Ar气清扫氮的时间就比清扫氢要长一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碱性操作条件下吹炼终了时,钢液中为什么会有“余锰”(含量),余锰(含量)高低受哪些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与硅相似,锰也很容易被氧化,反应式为:
[Mn]+1/2{O2}=(MnO)(放热)
[Mn]十(FeO)=(MnO)+[Fe](放热)
[Mn]+[O]二(MnO)(放热)
锰的氧化产物是碱性氧化物,在吹炼前期所形成的(MnO•SiO2),随着渣中CaO含量的增加,会发生(MnO•SiO2)+2(CaO)=(2CaO•SiO2)+(MnO)反应,(MnO)呈自由状态,吹炼后期炉温升高后,(MnO)被还原,即:(MnO)+[C]=[Mn]+{CO}或(MnO)+[Fe]=(FeO)十[Mn]吹炼终了时,钢中的锰含量也称余锰或残锰。
余锰高,可以降低钢中硫的危害。但在冶炼工业纯铁时,要求锰含量越低越好,
应采取措施降低终点锰含量。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影响余锰量的因素有:
(1)炉温高利于(MnO)的还原,余锰含量高。
(2)碱度升高,可提高自由(MnO)浓度,余锰量增高。
(3)降低熔渣中(FeO)含量,可提高余锰含量。因此钢中碳含量高、减少补吹、
降低平均枪位、有复吹,余锰含量都会增高。
(4)铁水中锰含量高,单渣操作,钢中余锰也会高些。

第2题:

原料CO2气中惰性所含量升高时,对尿素装置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降低进入合成系统的实际CO2量,将降低合成转化率;
(2)惰性气含量高,减少了合成塔有效容积,影响了生产能力,相应增加了合成尾气的NH3和CO2的放空损失;
(3)可能使合成尾气成为可燃爆气体,增加了燃爆的可能性。

第3题:

顶底复合吹炼使钢中氧、渣中氧化亚铁(FeO)降低,而钢中碳不降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钢中P、S元素含量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S对钢的热裂纹敏感性有突出的影响,S>0.025%,钢的延展性有明显的下降,铸坯裂纹加重;P会使钢的晶界脆性增加,裂纹敏感性增强,因此,对于连铸钢水要求S<0.03%,最好S<0.025%或S+P<0.050%才能防止铸坯产生热裂纹。

第5题:

复合吹炼的优点有()。

  • A、增加余锰
  • B、减少喷溅
  • C、临界碳含量降低
  • D、降低终点氧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在碳素钢中,碳的含量对钢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一般情况下,碳素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大,则钢的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可加工性、焊接性越差。

第7题:

风量过低对转炉吹炼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送风压力可能小于熔体静压,风口铜水倒灌而堵死风口。
(2)反应热不够,吹炼难以进行。
(3)吹入空气难以搅动熔体,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4)吹炼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第8题:

初始氮含量对钢液脱氮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一般VD前氮含量越高,VD处理后的氮含量也越高,所以进入真空处理的钢水氮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第9题:

采用顶吹氧底吹非氧化性气体复合吹炼时,关键是控制()。


正确答案:顶枪枪位

第10题:

顶底复合吹炼使钢中氧、渣中氧化亚铁(Fe0)降低,而钢中碳不降低。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