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题目

铜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解释又可以表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这说明了元素周期表的本质是(  )。

A、假说
B、定律
C、理论
D、模型

答案:B
解析:
假说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由题干描述可知元素周期表的本质是定律。

第2题:

碘在元素周期表中是()

  • A、52号元素
  • B、53号元素
  • C、51号元素
  • D、54号元素

正确答案:B

第3题:

碳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四主族元素,元素符号为( )。


正确答案:C

第4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该把它放在第ⅡA族",你认为这样编排元素周期表有何利弊? (2)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论述三序结合的原则在化学教材编写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理论部分的应用。


正确答案: (1)利:符合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规律等。弊:与同族其他元素性质相差悬殊等。
(2)依据三序结合的原则,理论前部分为卤族元素,采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归纳方式,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及知识体系:理论后部分为氧族元素、氮族元素,采用了一般到个别,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方式,符合高一后半学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个体发展。

第5题:

参加生物体组成的元素,总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即属于相对原子量较轻的一批元素。


正确答案:30多种;上部和中间部分

第6题:

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的
C.今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创建150周年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原子从大到小排列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是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此选项描述不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第7题:

铜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原子系数为()。


正确答案:第一副族;29

第8题:

阻燃剂大多数是元素周期表中VA,VⅡA和( )族元素的化合物。


正确答案:

第9题:

电子白板的化学工具里的元素周期表是一张活动的元素周期表。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数目不全相同。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