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功绩是决定同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

题目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功绩是决定同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民党( )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

A.改组会议
B.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南京会议
D.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第2题: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议程是讨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

A.中国共产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三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四全国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中国共产党不同国民党实行合作就不会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的方针和办法是在()


正确答案:党的三大上

第6题: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A、党内合作
  • B、党外合作
  • C、党员合作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党派出()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人商谈国共合作事宜。

  • A、李大钊、陈独秀
  • B、李大钊、毛泽东
  • C、陈独秀、毛泽东
  • D、陈独秀、周恩来

正确答案:A

第8题: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 ?
A二 上海
B三 广州
C三 上海
D四 广州


答案:B
解析:
解析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认为当前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由此,需实行同国民党的合作。大会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9题: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


正确答案: 错误的。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国民党政策的转变,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动力,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不断加深,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民族危难之际,祖国山河破碎之时,国共两党虽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但同为炎黄子孙,在阶级、集团利益之上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团结起来,为民族而战,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根本利益,更是中国社会两大政党不容推诿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起了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图谋,清醒地认识到要战胜日本侵略者,就必须立即停止国内纷争,团结协作,一致对外。为此,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民族利益基础之上,抛弃前嫌与旧恨,倡导、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方面作为一个政党,无论它代表哪个阶级哪个阶层的利益,违背民意,逆历史潮流而动都是没有出路的。面对疯狂的民族敌人,只有国共重新合作,只有实现全民族抗战,才能真正救亡图存。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随着蒋介石希望通过外交途径,通过英美法的干涉阻止日本侵略幻想的破灭,终于认识到求救不如自救,于是,国民党逐步调整政策,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得以最后实现。在国际环境上,英美等国和共产国际也给了相应的支持。

第10题:

《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的?


正确答案: 《新华日报》在国统区公开出版,是国民党政府批准的,是按《出版法》规定办过合法手续的,因此国民党顽固派奈何它不得。于是便设置重重障碍,通过新闻检查、限制采访、捣毁报社殴打报童、恐吓读者、甚至逮捕工作人员等办法,让你办得了报发不了言,印得了报发不出去。《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根据“有理、有得、有节”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的办法,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又灵活的斗争。这种斗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的斗争。抗战一开始,国民党当局就宣布实行战时新闻管制,颁布了《战时新闻禁载标准》和《战时新闻检查办法》,同时在各地设立了新闻检查机构,对抗日进步报刊进行检查。他们任意对报纸原稿进行删削、涂改和扣押,并对“违检”者进行处分。针对这种情况,《新华日报》一方面利用国民党法令中表面抗日的词句,进行合法的宣传,另一方面对一些特别重要的稿件,采取“违检”、“混检”和“暴检”的方法进行斗争。所谓“违检”就是不将稿件送检而径直刊出;所谓“混检”就是将重要稿件化整为零,混杂在大堆可以通过的稿件中拿去送审,通过检查后再化零为整刊登出来;所谓“暴检”就是在检查官抽掉稿的版面位置“开天窗”,或者在被删除的地方注明“被删”、“以下奉命删除”等字样,或者采用刊登“更正”、“启事”的方式,将头一在被子删的文字登出来。通过这些办法,把国民党无理删扣稿件、禁止言论自由的丑恶嘴脸暴露在读者面前。
二、反对封锁新闻来源的斗争。国民党当局不仅垄断了新闻发布权,而且对《新会日报》进行种种限制,不准它的记者到重庆以外的地方采访,对该报的撰稿人进行迫害等等,企图封锁《新华日报》的新闻来源。为此,《新华日报》一方面依靠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和地下党组织获得新闻稿件,另一方面将国统区其他报纸上的新闻加以改写发表,同时搞好新闻界的统战工作,从其他报社记者那里获得新闻线索或材料。通过这些办法,粉碎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
三、反对国民党阻挠和破坏报纸发行的斗争。国民党当局通过邮局扣留、警特没收和操纵派报公会等办法来阻挠《新华日报》的发行。针对这种情况,该报自己从劳苦群众中招收了一批报丁、报童,将报纸直接送到订户手中,或在街上叫卖。同时通过邮局的进步员工将报纸进行伪装,分散寄到外埠读者手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