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监督主要有哪些基本形式?

题目

宪法监督主要有哪些基本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宪法监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
(2)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


第2题:

现代国家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由议会负责宪法监督;
二是由普通法院进行宪法监督;
三是由专门机关负责宪法监督。


第3题:

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审查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规范性文件是否抵触宪法。
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
3.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业事业等组织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
方式:A.事先审查;B.事后审查;C.附带性审查;D.宪法控诉。


第4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哪一或哪些宪法没有规定宪法监督问题?( )


A. 1954年宪法

B. 1975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1954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都规定宪法监督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拥有宪法监督权。但1975年《宪法》对宪法监督问题没有规定。

第5题:

简述我国宪法宣誓制度适用的主体包括哪些?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具体来说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把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2)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4)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建立宪法监督制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第6题:

简述我国宪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规定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确立了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宪法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地表明了保障宪法实施的全民性和民主性;
(3)我国宪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组织保证,它可运用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国家机构的力量防止违宪事件的发生;
(4)它采用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法,既能积极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又能在危险情况一旦发生时给以及时纠正。


第7题:

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

A.事先审查

B.事后审查

C.附带性审查

D.宪法控诉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宪法监督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司法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这种模式导源于美国,1803年美国联邦法院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创了违宪审查的先例,以后为美观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效尤。
(2)立法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起源于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一般同“议会至上”的思想有关。在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模式起源于1918年苏俄宪法。我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也是接受了它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类似的模式。
(3)专门的监督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1799年法国设立护法元老院,并赋予它以撤消违宪的法律的权利,可视为这类模式的开始。另外,设立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也属于这种模式。


第9题: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解析](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此外,我国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等。

第10题:

以下哪些属于宪法的形式特征( )

A.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B.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C.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D.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答案:A,B,C
解析:
宪法的形式特征是: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宪法的实质特征是: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