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全球配置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第1题:
全球能源需求采用()的能源系统分析模型,分析全球能源电力需求
第2题:
()构筑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架,具备了全球大范围优化配置清洁能源的基础。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全球范围开发清洁能源需要()的电力网络,并以此为平台形成全球开发、配置、利用清洁能源和电能的能源发展新格局。
第5题:
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一极一道”的北极地区送出的电能来源主要为()。
第6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跨洲骨干架构主要由()构成。
第7题:
当前,形成以“一极一道”和各大洲清洁能源基地为核心,()的配置格局。
第8题:
随着()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电能在()需求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电网配置能源资源的效益更加显著,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电网向互联互通迈进,逐步实现电网全球互联、清洁能源全球配置,形成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
第9题:
北极地区风能、赤道地区太阳能及各大洲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90%,占一次能源供应量的79%,成为主导能源。
第10题:
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承载着“一极一道”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送出以及各大洲之间电力交换等功能,主要包括()、()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