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

题目

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________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


答案:B
解析: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
故正确答案为B。

第2题:

词最初是配乐的诗,所以最早的时候,词叫“曲词”或“曲子词”,后来这些“曲子”的唱法失传,词也就渐渐脱离了音乐,纯粹成为诗的一种别体了。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都属于韵文的范畴。

A、诗

B、词

C、曲

D、赋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辛弃疾词的特点是()。

  • A、以诗为词
  • B、以赋为词
  • C、以文为词
  • D、以曲为词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 A、词三百
  • B、词曲赋
  • C、诗三百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试结合作品陈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诗歌在题材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关系到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即便写到男女之情,也“发乎情、之乎礼义”。儒家的入世哲学和伦理观念,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给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家国责任感。但同时也极大地抑制了人的自我情感欲望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从而是文学特别是诗歌染上了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等浓重色彩,笼罩在理性主义的光环之中。   
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抒发的感情,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着重表现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注入爱国情感、民族情感等;另一类是着重表现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注入亲情恩怨、爱情悲欢等。诗中所抒之情,大都是属于前一类。如屈原抒发的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忧未悔”(《离骚》)的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精神,杜甫抒发的是“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伟大的利他主义精神等等。诗中即便是涉及到少女怀春、少男求爱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多用比兴,隐约朦胧,如“蒹葭jianjia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即主要抒写男欢女爱的恋情。不仅北宋前期二晏欧柳词是如此,即便是豪放词雄风振起、苏辛词如洪钟大吕在词坛回荡之时,词中描写女性的生活命运、描写与女性相关的情感,或借助于男女爱情描写而另有寄托的情形,照样十分突出。词突破了一般诗文所不直接表现男女爱情藩篱,而以词为主要题材来加以表现。可以说词是一种专以描摹人的心态和情感为能事的一种文体,在体制各别、样式种种的抒情文学中,浸润着柔丽香艳、婉约馨逸气息的词,是最富有女性纯情之美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当然“诗庄词媚”,不仅指题材而言,更主要的是指与题材相关联的风格来说的。有时即便是相同的题材, 但诗和词所呈现的风格却大不相同。如怀古题材的诗,风格大都沉郁苍凉,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即景抒情,感伤往事,故垒残破,愈显沉痛。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在豪语健笔中,插入一句“小乔初嫁了”,温情柔笔,相映生色。就连范仲淹边塞词《渔家傲》,也在烽火未熄、功业为就的慷慨悲凉中,浸透进征帅戍卒思乡怀亲的柔情。

第7题:

元好问在下列哪种文学体裁中成就最高()

  • A、诗
  • B、词
  • C、曲
  • D、散文

正确答案:A

第8题:

古人把什么称为“词余”()

A.诗

B.词

C.剧

D.曲


参考答案:D

第9题:

“剧诗”在哪种文体出现后有了萌动与发展的契机()

  • A、诗
  • B、词
  • C、剧
  • D、曲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明清是我国文学中()发展的鼎盛时期,犹诗之于唐、词之于宋、曲之于元。


正确答案:小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