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相传是哪位书法家写的?是哪位石刻家刻的?

题目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相传是哪位书法家写的?是哪位石刻家刻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石刻“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什么朝代(距今有多少年)的哪位书法家写的?为什么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法?


正确答案:石刻“虎丘剑池”是唐朝(618—907年)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墨宝。后来“虎丘”两字因年深月久而剥落,苏州浒墅关一官员于l614年明代万历年间请人重写补刻,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法。

第2题:

相传馒头是三国时期哪位著名军事家发明的?


正确答案: 相传馒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

第3题:

下面哪位书法家不是写行书()

A.王羲之

B.苏东坡

C.颜真卿

D.张旭


参考答案:D

第4题:

虎丘剑池是()的埋葬地。

  • A、夫差
  • B、伍子胥
  • C、阖闾
  • D、勾践

正确答案:C

第5题:

虎丘剑池两岸石壁上刻有“剑池”和“风壑云泉”等字,分别为哪个朝代哪两位书法家的手笔?水面上空的桥叫什么桥,有何典故(指桥上两个圆孔)?


正确答案:剑池石壁上的“剑池”两字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风壑云泉”四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笔。
飞跨剑池上空的桥叫“陈公桥”,桥上有两个供吊水的圆孔,所以也叫“双井桥”。宋代陈敷文捐钱修此桥,故名陈公桥。后来山僧在桥上建亭和辘轳,用一根长绳穿过滑轮,两端各系一吊桶吊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尚吊水时,一只吊桶第七次上来,另一只吊桶第八次下去,创造了吴方言中的一句成语:“虎丘山的吊桶,七上八下。”用以描绘某人心神不定、如坐针毡的不安心理。

第6题:

相传七国象棋是宋代哪位宰相发明的?


正确答案: 相传七国象棋是宋代司马光发明的。

第7题:

虎丘山上的枕石与什么朝代的哪位僧人有关?虎丘山上何时开始建佛寺的?为什么枕石也叫蜒蝣石?


正确答案:枕石是块卵圆形巨石,形状象一个大枕头。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佛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得名枕石。下雨时状如蜒蝣,故也称蜒蝣石。
虎丘的佛教文化可追溯到东晋,咸和二年,即公元327年,王氏兄弟舍宅为寺,称虎丘山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

第8题:

"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 A、张旭
  • B、钟鳐
  • C、王羲之
  • D、张芝

正确答案:A

第9题:

清朝哪位皇帝开创了盘山题诗、题文摩崖石刻的先例?


正确答案: 乾隆。乾隆一生写诗颇多,吟咏盘山的诗文更多,静寄山庄、天成寺、万松寺、千像寺等处共有乾隆摩崖石刻131处,这些对研究乾隆皇帝一生的活动、思想都是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

第10题: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哪位书法家的字?


正确答案: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王羲之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