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是()

题目

校歌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明天的希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校歌作者简介。


正确答案: 1.歌词作者:胡庶华(1886.12.24-1968.6.17),教育家,冶金学专家,湖南攸县人,曾三任湖南大学校长。1911年京师译学馆德文班肆业。1913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柏林矿科大学和工科大学学习,1920年获铁冶金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后历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教授、事务主任,武昌大学教授、代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上海钢铁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农矿部农民司司长、农林司司长。1929年后任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立法院第二届立法委员,第三、四届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授委员、六届中央监委,三青团中央团部副书记长。1932年、1940年、1944年三次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拥护国共合作,主张团结抗日。1947年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湖南大学学生反内战游行。1949年赴香港,发表声明并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努力,因此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遭通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是全国政协第二至第四届委员。从事冶金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铁冶金学》、《冶金工程》、《中国战时资源问题》、《钢铁工业》等。
2.歌谱作者:萧友梅(1884-1940),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童年随父寓居澳门。1901年(十七岁)赴日本,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及在东京帝国文科大学攻读教育学。在日本期间,曾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曾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同年10月,再次出国,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归国后任北京教育部编审员,兼任高等师范学校附设实验小学主任,9月与杨仲等创设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体专修科。当时,蔡元培在北大组织了音乐研究会,并发行《音乐杂志》,萧友梅读到该刊后,便陆续为其撰写文章,并接受蔡元培邀聘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和音乐研习会导师;1922年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他担任教务主任;1923年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成立,兼任系主任。1926年北洋政府摧残艺术教育,晋令取消各校音乐系,萧友梅被迫南下,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萧友梅初任教务主任,次年任院长。1929年该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出任校长,直至1940年12月31日病逝于上海。萧友梅是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毕生主要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同时在音乐创作上有显著贡献,共写有歌曲100余首及其它体裁作品。1922年和1923年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辑《今乐初集》和《新歌初集》。其影响较大的歌曲作品有《问》、《卿云歌》、《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等。此外,他还编写了《普通乐学》及许多介绍西洋技术理论的书籍和教材。萧友梅先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等。他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从严治校,事必躬亲,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不朽的光辉业绩。1982年11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建院55周年校庆活动,为萧友梅的铜像落成举行了隆重仪式,以纪念他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的不朽功绩。

第2题:

南昌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是下列哪位?()

  • A、王易原
  • B、聂耳
  • C、林西
  • D、方文山

正确答案:A

第3题:

天津大学的校歌确立于()

A、1935年

B、1931年

C、1938年

D、1945年


参考答案:A

第4题:

南京理工大学校歌歌名为《()》。

  • A、仰望
  • B、奋进
  • C、使命
  • D、憧憬

正确答案:C

第5题:

哈工程校歌由()作词。

  • A、王持久
  • B、陈可欣
  • C、聂耳
  • D、陈奕迅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东华理工大学校歌作词()作曲()


正确答案:王光世,彭年发;刘爱民

第7题:

中山大学校歌的原作词者是谁的?


正确答案: 邹鲁

第8题:

陶行知为晓庄学校谱写的校歌是()
《锄头舞歌》

第9题:

华中师范大学校歌是()


正确答案:《南湖秋月》

第10题:

中山大学校歌的作曲者是谁?


正确答案: 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