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的丰岛击沉了中国的

题目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的丰岛击沉了中国的运兵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丰岛海战


答案:
解析:
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两艘中国军舰“济远”和“广乙”在完成护送清军在朝鲜牙山登陆后,返航途中,在朝鲜丰岛海面,遇上日本联合舰队的突然袭击,日本不宣而战,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同一天.日陆军进攻牙山清军。1894年8月1日,中目两国同时正式宣A。

第2题:

开发式扶贫只有在()实现了大规模的成功。

  • A、美国
  • B、日本
  • C、中国

正确答案:C

第3题:

保险合同法是构成保险法的核心,下列哪个国家在单行法规中规定了保险合同法。( )

A.日本

B.西班牙

C.葡萄牙

D.中国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的四艘日本航空母舰是哪些?


正确答案: 中途岛海战结果是:日军第一机动部队的4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被击沉;美军一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被击沉。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被打破。在太平洋战区,日本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第5题:

在朝鲜半岛日本对中国军舰突然袭击,不宣而战的时间是()。

  • A、1894年7月20日
  • B、1894年7月23日
  • C、1893年9月23日
  • D、1893年9月24日

正确答案:B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55年.日本的吉田松阴公开称:“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7月,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的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济远、广乙二艘执行护航任务的战舰(见丰岛海战),并紧接着击沉了中国租用的商船“高升号”,截获了炮舰“操江”号.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的全线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
(2)请为上述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6分)
(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会用哪些方式呈现。(5分)
(4)总结上述材料并得出合理结论。(2分)


答案:
解析:
(1)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
一、原因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在扩张中寻求出路(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二、过程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三、结果
1.《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三国干涉还辽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导入时讲到日本的“大陆政策”,可展示相关示意图或图片,加深学生对大陆政策的认识。
在讲述黄海大战的时候,可以播放影片《甲午风云》中的重要片段,感受当时战争的激烈以及邓世昌等人的英雄气概。
在讲述《马关条约》的影响时,可请学生先进行讨论,再由各讨论小组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完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内容时,可出示相应对联,例如“台湾今已归E1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表现当时民众的气愤之情。
(4)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蓄谋已久。

第7题:

“中山”号军舰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不是一艘普通的军舰了,在武汉保卫战中,它是在1938年10月4日不幸被日本空军击沉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中国的颐和园与日本桂离宫花园都体现了古代哪种园林思想?( )

A.中国宫廷式
B.日本枯山水式
C.中国一池三山式
D.日本回游式

答案:C
解析:
“一池三山”指的是中国古代山水园池中置岛的造园手法与园林布局,这种手法对日本的园林建设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9题:

关于甲午战争,正确的是()。 ①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②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③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注意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④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⑤以198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984年4月17日结束 ⑥是日本在英、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 A、①②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汉拿山位于()。

  • A、中国
  • B、日本
  • C、韩国
  • D、泰国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