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戏马台的由来。

题目

简述戏马台的由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尊号由来。


正确答案: 帝后生前或死后被奉上的尊崇颂扬的称号。

第2题:

()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代表戏有《天仙配》《女附马》等。


正确答案:黄梅戏

第3题:

简述平遥的由来


正确答案:
平遥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中部,太原盆地南端,史称古陶,相传是帝尧的封地。据明《山西通志》清光绪《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宣王时期已有建城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属地,秦置平陶县,西汉置京陵中都县,北魏时期将平陶改称平遥,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第4题:

简述“星期制”的由来。


正确答案:正星期制,是现代公历中一种与年、月配合使用的特殊记日的方法。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古巴比伦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祈祷上天风调雨顺,建筑了祭祀星神的七星坛。七星坛有七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规定每日祭祀一神,七日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把一个月分为四周。每一星神主管一天,太阳神主管星期。

第5题:

戏马台山门内外的石阶各有何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山门外石阶三十一级,象征西楚霸王项羽三十一年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山门内石阶二十三级,象征项羽二十三岁率八千子弟,起兵吴中(今徐州),登上反秦斗争的政治舞台。

第6题:

戏马台上,有秋风戏马院,戏马堂后,有秋风戏马台,为什么都称秋风戏马呢?


正确答案:这是从项羽在戏马台筑台观看戏马的时间来说的,项羽真正有闲暇时间筑台观看士兵戏马,大约在公元前207年的7、8、9三个月,按照时令,恰好序属三秋,所以称为“秋风戏马”。

第7题:

简述陵号由来。


正确答案: 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庙号、陵号、年号均始于西汉。

第8题:

简述神农架名称的由来


正确答案:
神农架最初特称一座山峰,即今日之地图上的大、小神农架;其后称一条山系,即今所谓的神农架山系;也简称一个行政区,即神农架林区。相传远古时代审农氏曾在这里遍尝百草,医治百病,由于千峰陡峭,万壑深切,只好搭架上下采药,因而得“神农架”之名。

第9题:

简述“样板戏”的产生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


正确答案: 这种关系表现在多方面,我们主要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它们的传承:
(1)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连“交响音乐”《沙家滨》实际上也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出现的“京剧音乐、交响乐、合唱和表演”的大杂烩。而“现代芭蕾”《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也不例外。虽然《奇袭白虎团》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原创”,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京剧”形式的原创,而不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这部戏的雏形,是由50年代初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于1953年在战场上创作的。在这个剧团中,最初是在东北卖艺的京剧戏班,后集体报名参军,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争军第七纵队京剧团”,随军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又挥师北上,打过了鸭绿江,1957年底回国后,济南军区司令杨得志把他们要到了山东,才又改编为“山东京剧团”。团中有裘盛戎的弟子方荣翔等名家名角,但只会表演不会创作和导演,团中又没有专业创作人员,写的又是真真事,因此,他们创作的京剧《奇袭白虎团》被看作是一出“京剧活报剧”。1963年为参加全国会演,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严永浩亲自抓重排。江青看中该剧后,想立即抓到手,但又怕内容与彭德怀有关,直到1966年弄清与彭德怀无关后才开始样板化的进程。
(2)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第10题:

因为表演用的所有木偶都用在一个布袋的帷幕下表演,这就是“布袋戏”名称的由来。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