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题目

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关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

B、该病只有成人易感

C、在我国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骆驼

D、该病的发生率性别差异显著

E、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

所调查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的患病率为A、5.90%

B、46.72%

C、12.63%

D、50.10%

E、15.57%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第2题:

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布病的传染源有羊、牛、猪,在我省羊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羊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跛腿。人与人之间不传播。

第3题:

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

B、布病是甲类传染病

C、布病是人畜共患病


答案:B

第4题: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目前认为,感染HIV的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包括AIDS患者与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从检测方面的证据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各种体液均有传染性,其血液、精液、唾液、宫颈分泌物、脑脊液、眼泪、乳汁和尿液中均可分离出HIV。但以流行病学的证据看,主要是通过精液,宫颈分泌物和血液,经破损的皮肤或完整的黏膜传播,其他体液因病毒载量极低,目前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平均为8~10年),HIV感染无症状,体表外观与常人无异,但有很强的传染性。
处在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所谓窗口期是指感染HIV后到体内出现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认为窗口期为2周~3个月。

第5题:

简述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采取检疫加净化的方式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
(1)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即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畜群中如果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畜和消毒环境及流产胎儿、胎衣外,应尽快做出诊断。均应采取措施,将其消灭。
(2)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畜群及主动免疫接种。
(3)通过免疫生物学检查方法在畜群中反复进行检查淘汰(屠宰),可以清净畜群。也可将查出的阳性畜隔离饲养,继续利用,阴性者做为假定健康畜继续观察检疫,经1年以上无阳性者出现(初期1个月检查1次,2~3次后,可6个月检查1次),且已正常分娩,即可认为是无病牛群。

第6题:

布鲁氏菌病的试管凝集试验,牛、羊、猪各种家畜血清样品判断为阳性的标准是什么?判为可疑后,如何复检、判定。


正确答案: (1)牛、马、鹿和骆驼1:100血清稀释,猪、山羊、绵羊和狗1:50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判定为阳性。
(2)牛、马、鹿、骆驼1:50血清稀释,猪、山羊、绵羊、狗1:25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判定为可疑反应。
(3)可疑反应家畜经3周-4周后重检,如果仍为可疑,该牛、羊判为阳性。猪和马经重检仍保持可疑水平,而农场的牲畜没有临床症状和大批阳性患畜出现,该畜被判为阴性。

第7题:

蓝耳病、布鲁氏菌病均可引起母畜流产。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有关布鲁氏菌错误的说法是( )。

A、布鲁氏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

B、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的对象是家禽

C、柯兹洛夫染色呈红色为鉴别染色

D、布鲁氏菌属中的某些种可引起布鲁氏菌病

E、其传播途径,多为接触皮肤黏膜感染


正确答案:B

第9题:

在疾病流行过程中,具有明显连锁性,可追查到传染源的疾病是()

  • A、狂犬病
  • B、犬瘟热
  • C、犬细小病毒
  • D、布鲁氏菌病
  • E、炭疽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氏菌病,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