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

题目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1.5-4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了。在商业部制定的软饮料分类国家标准中,瓶装饮用水是作为“饮料”一类定义的,其中包括了“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现在几乎没人把它当作饮料。它并非像形形色色的碳酸饮料那样可以选择,在人们看来,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城市日常生活饮用水源的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无非是品牌。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对瓶装饮用水的定义需要修订

B.市场上瓶装饮用水的品种太少

C.各种品牌的瓶装饮用水差别甚微

D.喝瓶装饮用水已是极其自然的事


正确答案:A
 材料的第一句指出,“已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了”。之后的内容都是对这一句的解释。因此,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可以由第一句话推出,即对瓶装饮用水的定义需要修订,以便人们重新定位瓶装水,故选A。

第2题:

已知甲校学生人数是乙校学生人数的40%,甲校女生人数是甲校学生人数的30%,乙校 男生人数是乙校学生人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 )。



A. 30%
B. 50%
C. 40%
D. 60%

答案:B
解析:
设甲校有200人,则乙校有200 ÷ 40% = 500 (人),甲校女生有 200×30% = 60(人),乙校有女生500×(1 —42%) = 290(人),两校女生共350人,两校学生共 700人,所以女生总数占50%。

第3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问题一:1.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问题二:1.请设计一份个案调查表(主要内容)。2.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3.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问题三:1.你对这起疫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当你接到这起报告时,应采取哪些措施?3.请你针对本次疫情设计调查方案。


参考答案:问题一: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共同的可疑食品。(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1)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4)控制和预防措施。问题二:1.个案调查表(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2)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及主要症状等)及治疗情况。(3)发病前24~48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4)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5)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2.应采集的样品(1)剩余的瓶装消毒酸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3.现场调查内容(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和贮存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问题三:1.初步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2.接到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1)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2)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对症治疗等)。(3)对可疑有毒食品采取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无害化处理等)。(4)对中毒场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3.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内容。(4)调查表格的设计。

第4题:

灾后若原饮用水源污染,有条件时,可饮用瓶装水或到指定处取水饮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商品归类题
甜杏仁(1 000g塑料瓶装,已炒熟)(2004年)( )


答案:38
解析:
38

第6题:

已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了。在商业部制定的软饮料分类国家标准中,瓶装饮用水是作为“饮料”一类定义的,其中包括了“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现在几乎没人把它当作饮料。它并非像形形式式的碳酸饮料那样可以选择,在人们看来,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城市日常生活饮用水源的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无非是品牌。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对瓶装饮用水的定义需要修改

B.市场上瓶装用水的品种太少

C.各种品牌的瓶装饮用水差别甚微

D.喝瓶装饮用水已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正确答案:A

之所以将瓶装水加以定义,其中一个原因是让消费者亘更有选择性。但是题目中说,很少有消费者因为对瓶装水的定义的原因而去选择。B中明显错误,C、D在题中没有提到。

第7题:

就两校的学生人数看,A、B两校都比C、D两校规模大,要断定E校的学生人数比D校的学生人数多,就需要加上条件()。

A.E校的学生人数比A校多
B.A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C.E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D.C校的学生人数比E校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系推理中的传递关系推理。传递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为:aRb,且bRc,则aRc。所以若要断定E校学生人数比D校的多,就需加上“E校学生人数比A校或B校多”的条件。

第8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问题:1.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4.请设计一份个案调查表(主要内容)。5.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6.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7.你对这起疫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8.当你接到这起报告时,应采取哪些措施?9.请你针对本次疫情设计调查方案。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共同的可疑食品;(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1)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4)控制和预防措施。4.个案调查表:(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2)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及主要症状等)及治疗情况;(3)发病前24~48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4)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5)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5.应采集的样品:(1)剩余的瓶装消毒酸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6.现场调查内容:(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和贮存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7.初步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8.接到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1)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2)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对症治疗等);(3)对可疑有毒食品采取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无害化处理等);(4)对中毒场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9.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内容;(4)调查表格的设计。

第9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正确答案: 5.应采集的样品:
(1)剩余的瓶装消毒酸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第10题:

学校有课间餐,学生仍要吃好早餐,因为加餐较简单,不能代替早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