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在帖学中的地位及影响怎样?

题目

《淳化阁帖》在帖学中的地位及影响怎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淳化阁帖》中收录的李世民的手札体现了他在书法上的一种创造性。(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第3题:

黄庭坚行书书法的代表作有( )。

A、《松风阁诗帖》

B、《黄庭坚跋黄州寒食帖》

C、《经伏波神祠》

D、《诸上座帖》

E、《修书帖》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被尊为法帖之祖的是()。

  • A、《诸上座帖》
  • B、《黄州寒食诗帖》
  • C、《淳化秘阁法帖》
  • D、《蜀素帖》

正确答案:C

第5题:

范成大是怎样看待帖学、碑学的?


正确答案:范成大认为:学书以观看真迹为好,看真迹能仔细分析其笔势、笔力的先后、轻重、往复的痕迹,掌握其用笔的方法。若只看碑本,则只能看到其点画的形状、位置,观察不到其笔法神气,很难学得精到。范成大,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卒于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一一二六年——公元一一九三年)。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曾官至四川制置使、资政殿大学士等。是南宋知名的文学家、诗人,于书法亦工。他的书法,用笔学米芾,但笔势圆熟遒丽,生意盎然。有书法真迹《西塞湖渔社图卷跋》传世。

第6题:

宋代是书史上“帖学”的形成期。历史上第一次刊刻官帖,始于()。宋太宗诏()刻《淳化阁帖》后,效仿者甚众。徽宗时刻成《()》,南渡后,高宗命刻《()》,孝宗刻《()》等。


参考答案:北宋初,王著,《大观帖》、《绍兴米帖》、《淳熙阁帖》

第7题:

现在所见我国最早的法帖是北宋刻的()。

  • A、《三希堂法帖》
  • B、《乐善堂帖》
  • C、《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张芝的作品包括( )。

A、《乐毅论》

B、《黄庭经》

C、《终年帖》

D、《知汝殊愁帖》

E、《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CD

第9题:

刻帖的作用及宋元明清主要刻帖的概况怎样?


正确答案: 把历代法书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谓之刻帖。在古代,它起到了使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广以流传的作用。因为过去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是被珍藏在皇宫里或私人家中,常人是不能得见的,只要刻成帖后,就可以拓成若干份流传世上了。另外,刻帖能使历代法书字迹保存长久,若是刻石,当然要比帛和纸保留的年代久得多,更主要是拓印了多份存于世上,要全部被毁而无遗留并非易事,现在有许多历代法书真迹早不存世,但在刻帖中还能见到它的面貌。它还有一个好处是使学习书法者在临写和欣赏时感到莫大的方便。因此刻帖一举,对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刻帖又分单刻帖和汇帖。只刻一种法书的称为单刻帖;将各种法书汇集在一起摹刻成套的称汇帖。刻帖最早的年代据文献记载是在隋、唐时期,而大规模的刻帖是在北宋淳化三年(992年),那是宋太宗命王著等把历代帝王、历代名臣及古人法书,无不包罗汇集摹刻成《淳化阁帖》,共有十卷,可谓洋洋巨制。有人认为最早的刻帖应始于此,这种说法是显然站不住脚的,因为任何一种大规模的历史活动都不会突然发生,就像秦始皇时修了万里长城,不等于说秦始皇以前就没有筑城,事实上万里长城也不过是把战国时赵、燕诸国的城墙连续起来罢了。自《淳化阁帖》出后,依此帖辗转翻刻的有好几十种。宋时刻帖蔚然成风,仅帝王刻帖就有多起,哲宗元祐五年起刻的《淳化续帖》,徽宗大观三年起刻的《大观帖》,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重刻淳化旧帖的《国学监本》,孝宗淳熙年间刻的《淳熙秘阁续帖》。除帝王好此外,士大夫更群起效法,或翻成本,或辑新编,全国各地,刻帖成风。自《淳化阁帖》流行后,学习书法俱从帖出,帖学即由此而兴矣。

第10题:

下列书法作品中,由宋代名家米芾创作的是()

  • A、《澄心堂纸帖》
  • B、《松风阁诗帖》
  • C、《珊瑚帖》
  • D、《闰中秋月帖》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