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拒绝有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违法行为?

题目

如何理解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拒绝有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违法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订立政府采购合同的过程中,不属于合同要约的是( )。

A.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招标文件

B.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谈判文件

C.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询价文件

D.采购入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成交通知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点是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招标文件、谈判文件、询价文件是合同要约。

第2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或者可能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已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但采购合同尚未履行的,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已经确定,但采购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销合同,从合格的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候选人中另行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这种办法比较复杂,它要求撤销已经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取消原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的中标或成交资格。同时,从合格的中标或成交候选人中另行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3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A.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B.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C.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D.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答案:ABC

第4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或者可能影响中相当规模或成交结果,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的,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给采购人或供应商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在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的情况下,重新选择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已不可能,赔偿损失成为一种可行的办法。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由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而给采购人、供应商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5题:

采购人如何依法选择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正确答案: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含义:
一、采购人有权依法自行选择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必须是依法取得财政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定资格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第6题:

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包括()。

A、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B、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
C、采购人的内部监督
D、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答案:A,B,C,D
解析:
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包括: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采购人的内部监督;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政府采购活动的社会监督。

第7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或者可能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未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的,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都有可能对中标或成交结果直接、间接产生影响。对于未确定中标或成交供职应商之前,一旦发现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违法行为,而且有事实证明这种违法行为已经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或者可能会影响到中标或成交结果,应当由有关监督部门责令终止采购活动,这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处理办法。

第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政府采购事宜

B.采购人可以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政府采购事宜

C.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应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D.上级政府部门可以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


正确答案:ABC
《政府采购法》第l9条第l款规定:“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 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政府采购事宜。”故AB正确。第2款规定:“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第20条规定:“采购人依法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办理采购事宜的,应当由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依法确定委托代理的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故C正确。而D中上级政府部门指定采购代理机构不正确,故答案为ABC。

第9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该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对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严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10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供应商之间采取私下协议等方式恶意串通,以串通报价、围标、协议轮流中标等形式,或者供应商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以特定资质条件、泄露评审机密及其他供应商商业机密或报价等情况恶意串通的行为,都是严重违反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构成极大损害,属于十分恶劣的违法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