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学生数学大赛,

题目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学生数学大赛,开始于(),目的是为了引导青少年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120名学生报考语文、数学、英语竞赛,已知现在有35人报考语文竞赛,45人报考数学竞赛,55人报考英语竞赛,其中30人同时报考了语文和数学竞赛,26人同时报考了语文和英语竞赛,38人同时报考了数学和英语竞赛,问至少还有多少人没有报考任何一科?

A.0

B.41

C.53

D.79


正确答案:C
要使已经报名的人数尽量多,则三科都报的人尽量多,最多只能为26人。
此时利用容斥原理可得,已经报名的人数为35+45+55-30-26-38+26=67人,则至少还有120-67=53人都没有报考任何一科。

第2题:

有些世界性的科技竞赛,是该学科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大赛只在中学生里开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性中学生科技竞赛的项目是()。

A.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B.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C.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D.电子奥林匹克竞赛


正确答案:D

第3题: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每隔两年举行一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其奖项科目不包括()。
A.医学 B.物理 C.数学 D.和平


答案:C
解析:
诺贝尔奖的奖项主要有: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故本题答案选C。

第5题:

丹丹、小颖、淑珍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有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种,每人只参加一种。建国、小杰、大牛做了以下猜测:

建国:丹丹参加了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物理竞赛。

小杰:淑珍没参加物理竞赛,小颖参加了数学竞赛。

大牛:丹丹没参加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化学竞赛。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对了一半,则以下哪项为真?( )

A.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了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

B.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了物理、数学和化学竞赛

C.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了数学、化学和物理竞赛

D.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了化学、物理和数学竞赛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三个人的猜测各对了一半,可以得到三个人所做的猜测都构成了一个不相容的选择命题,其中,都是有并且只有一个部分是对的。设丹丹参加了数学竞赛,则小颖没有参加物理竞赛,小颖也没有参加数学竞赛,小颖只能参加化学竞赛。但是,这样会导致淑珍没参加物理竞赛,但淑珍也不能参加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于是,出现了矛盾。所以,丹丹没有参加数学竞赛。于是,小颖参加了物理竞赛,没有参加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根据丹丹和小颖都没有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推出淑珍参加数学竞赛。所以,丹丹参加化学竞赛。

第6题:

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划进行的一种游戏是()。

A、情境性数学游戏

B、操作性数学游戏

C、口头数学游戏

D、竞赛性数学游戏


正确答案:B

第7题:

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游戏包括()。

A、情境性数学游戏

B、操作性数学游戏

C、口头数学游戏

D、竞赛性数学游戏等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数学建模竞赛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就是数学建模的一种竞赛,现在各种形式的竞赛很多,但主要的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是国家认可的。

第9题:

有l20名学生报考语文、数学、英语竞赛,已知现在有35人报考语文竞赛,45人报考数学竞赛,55人报考英语竞赛,其中30人同时报考了语文和数学竞赛,26人同时报考了语文和英语竞赛,38人同时报考了数学和英语竞赛,问:至少还有多少人没有报考任何一科? A.0 B.41 C.53 D.79


正确答案:C
要使已经报名的人数尽量多,则三科都报的人尽量多,最多只能为26人。此时利用容斥原理可得,已经报名的人数为35+45+55-30-26-38+26=67人,则至少还有120-67=53人都没有报考任何一科。

第10题:

结合实例说明中学生是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


答案:
解析:
数学概念的学习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同化。(1)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例子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新概念。如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可采用如下的步骤:
第一,分别作出函数y=2x,y=-2x和y=x2+1的图像,并且观察函数变化规律。
第二,描述完前两个图像后,明确这两种变化规律分别称为增函数和减函数。
第三,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分段说明提出问题:二次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第四,能否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
第五,(以y=x2+1在(0,+∞)上单调性为例)如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函数的单调性。
第六,提问学生什么是“随着”?如何刻画“增大”?对“任取”的理解,进而得到增(减)函数的定义。
在以上几步的基础上,通过初步认识单调性再拓展探究从而抽象概括出准确定义,深入的认识单调性。
(2)概念的同化是以定义的形式给出,由学生主动地与自己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领会它的意义,从而获得新概念。
如,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这时学生要主动积极地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如等差数列的概念)区别开来,并相互贯通组成一个整体,纳入原有的概念体系之中;最后通过例题的学习与练习、习题的解答,加深对梯形本质属性的认识,使它在认知结构中得到巩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