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第1题:
第2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袁隆平领军的我国科学家就一直潜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研究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和“()杂交稻”,成为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育种突破。
第3题:
第4题:
已知小麦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杆抗锈病、矮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中最适宜的是()
第5题:
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第6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第7题:
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如快速生长、抗病力强、抗逆能力强等,尚未成功用于生产的技术有()。
第8题:
第9题:
不同的育种方式具有各自优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0题: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