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

题目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

  •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 C、实验→分析→假设→验证
  • D、实验→假设→验证→讨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施旺和施莱登
D.沃森和克里克

答案:B
解析:
A项,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进化论的代表作《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B项,1865年,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项,1838~1839年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atthiasJakob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
D项,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第2题:

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不论在纯合或杂交状态时,每个基因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在形成性细胞时,基因分离各自分配到个性细胞中,这是孟德尔遗传的哪种基本定律。()

  • A、分离定律
  • B、自由组合定律
  • C、固定组合定律
  • D、随机定律各

正确答案:A

第3题:

孟德尔分离定律揭示了融合式的遗传的规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来登和施万为细胞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B、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D、达尔文揭示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正确答案:D

第5题:

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

  •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 C、实验—分析—假设—讨论
  •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的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孟德尔提出的()

  • A、分离定律
  • B、变异定律
  • C、自由组合定律
  • D、自由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A

第7题:

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形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在合子中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提出的 ()

  • A、分离定律
  • B、变异定律律
  • C、自由组合定律
  • D、自由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C

第8题:

孟德尔定律包括()

A.显性定律

B.分离定律

C.连锁与交换规律

D.自由组合定律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
  •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的()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豌豆的()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


正确答案:一;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