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

题目

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一般选择2种动物,分别是( )。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小鼠

E、狗和家兔


正确答案:A

第2题:

欲比较A、B、C三种药物对雄性Wistar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将36只大鼠按照体重和月龄相近的原则每3只为1区组,共12区组,每个区组的3只大鼠随机分配到A、B、C三个药物组。一个月后观察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

若检验水准定为0.05,欲比较不同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界值应为
A.
B.
C.
D.
E.

答案:C
解析:

1题:该资料属于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处理因素,另一个是区组因素,因此总变异分解为SS=SS+SS+SSXBwucha.gif,故选项C正确。2题:由上题可知该资料应该使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因此应该使用F界值来确定P,排除选项A;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自由度可以分解为ν,其中ν=k-1,ν=(k-1)(b-1),所以ν=3-1=2,ν=(3-1)(12-1)=22;检验统计量F服从自由度为ν和ν的F分布,而检验水准为0.05,故选项C正确。3题:欲比较A、B两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是否有差别,属于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在处理组数大于2时,若仍用t检验对任意两个均数之间进行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排除选项B、D;又因资料满足参数分析的条件,不宜用秩和检验,排除选项C、E;常用的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方法是SNK法,又称q检验,故选项A正确。

第3题:

对某化学物进行哺乳动物致癌试验。试验开始时每组有大鼠120只;12个月时高剂量组有1只大鼠发生肿瘤,有80只大鼠存活;18个月时高剂量组共有3只大鼠发生肿瘤,有60只大鼠存活;试验结束时高剂量组共有12只大鼠发生肿瘤,尚有48只大鼠存活。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高剂量组的肿瘤发生率(%)为

A、10%

B、15%

C、20%

D、25%

E、30%


参考答案:B

第4题:

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检测相应的抗体。


正确答案:抗原

第5题:

长爪沙鼠的大小界于()之间。

  • A、大鼠、小鼠
  • B、大鼠、地鼠
  • C、大鼠、豚鼠
  • D、豚鼠、地鼠

正确答案:A

第6题:

欲比较在不同的染尘方法处理下大鼠的全肺湿重有无区别,将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5只大鼠分为一组,共6组,每组内的5只大鼠随机用5种方法分别染尘,此实验属于

A.配对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配伍组设计

D.拉丁方设计

E.成组设计


正确答案:C
(答案:C)略。

第7题:

欲比较A、B、C三种药物对雄性Wistar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将36只大鼠按照体重和月龄相近的原则每3只为1区组,共12区组,每个区组的3只大鼠随机分配到A、B、C三个药物组。一个月后观察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

若用方差分析来比较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变异分解正确的为
A.
B.
C.
D.
E.

答案:C
解析:

1题:该资料属于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处理因素,另一个是区组因素,因此总变异分解为SS=SS+SS+SSXBwucha.gif,故选项C正确。2题:由上题可知该资料应该使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因此应该使用F界值来确定P,排除选项A;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自由度可以分解为ν,其中ν=k-1,ν=(k-1)(b-1),所以ν=3-1=2,ν=(3-1)(12-1)=22;检验统计量F服从自由度为ν和ν的F分布,而检验水准为0.05,故选项C正确。3题:欲比较A、B两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是否有差别,属于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在处理组数大于2时,若仍用t检验对任意两个均数之间进行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排除选项B、D;又因资料满足参数分析的条件,不宜用秩和检验,排除选项C、E;常用的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方法是SNK法,又称q检验,故选项A正确。

第8题: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哪两种动物( )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犬

D、小鼠和家兔

E、狗和猴


参考答案:C

第9题:

巴蜀南边有一个“矮人村”,在60年代时期,该村有80余人,成年人身高在0.8米到1.4米的就有22人,为此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某科研小组的成员想运用上述激素对生长发育阶段的“矮人”进行治疗,为此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出生后30天的同种雄性大鼠32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 ②实验组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上述激素;对照组每天同时间、同部位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③激素处理12天(即出生后42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随机处死8只大鼠,测量胫骨和鼻肛(即鼻尖到肛门)长度。 ④剩余大鼠继续饲养(停止激素处理)至成年阶段(即出生后54天),同样方法处死大鼠,测量胫骨和鼻肛长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据表中数据分析,激素治疗期对大鼠的影响是()激素治疗停止后短期内对大鼠的影响是()此种方法是否能治疗生长发育阶段的“矮人病”?


正确答案:该激素促进大鼠胫骨生长,不能促进鼻肛生长;能促进鼻肛生长,不能促进骨胫生长;能

第10题:

Wistar大鼠、SD大鼠是目前常用封闭群大鼠。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