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曾这样承若:“清帝退位后尊

题目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曾这样承若:“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却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胡适认为这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胡适的这一态度说明了()

  • A、胡适反封建精神的不彻底
  • B、胡适受西方契约精神的影响
  •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D、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符时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标志是( )。

A.逼清帝退位,致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

B.迫使"南北议和"

C.南京参议院选举他为大总统

D.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正确答案:D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故选D

第2题:

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的焦点是()

A.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B.袁世凯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就职


参考答案:C

第3题: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正确答案:A
A【解析】清帝退位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官员祭奠明太祖,这反映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即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第4题:

《风波》中的“风波”,引起于()。

  • A、清帝退位
  • B、张勋复辟
  • C、百日维新
  • D、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B

第5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标志其发生的事件是( )。

A清帝退位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武昌起义
D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答案:C
解析: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民众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发生。

故正确答案为C。

第6题:

辛亥革命标志性事件是:( )。

A.清帝退位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武昌起义

D.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正确答案:C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发生的标志。

第7题:

清帝退位的具体时间是()

A.1912.2.2

B.1921.2.12

C.1912.2.12

D.1912.12.2


参考答案:C

第8题:

标志着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皇族内阁解散


正确答案:C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
【要点透析】在袁世凯的武力“逼宫”下,清帝于1912年2月退位,标志着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故选C。

第9题:

关于清帝退位时提出的优待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尊号保持不变
  • B、岁用400万两
  • C、宗庙陵寝永远奉祀
  • D、获得故宫永久居留权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清帝退位时提出的优待条件中,没有涉及到对()的优待。

  • A、清皇室
  • B、清贵族
  • C、清军队
  • D、满蒙回藏各族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