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

题目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户部银行,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萌芽。(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参考答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第3题:

公行制度规定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及其相关事务必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不得直接与中国其他商人进行贸易。()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胡雪岩作为商人所获得的朝廷的荣誉和恩赐不包括()。

  • A、被准许紫禁城骑马
  • B、被赐予二品顶戴(红顶)
  • C、赐予穿黄马褂
  • D、被授予免死金牌

正确答案:D

第5题:

油类周围()烟火。

  • A、严禁
  • B、准许
  • C、随时准许
  • D、偶尔准许

正确答案:A

第6题: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

C.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


参考答案:A, B, C, D

第7题: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第8题:

清政府设立的户部银行于1908年7月改称大清银行。(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