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提出GDP“保八”的目标。2

题目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提出GDP“保八”的目标。2009年我国GDP增长达到8.7%。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仍然保持稳定,因此说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

A.9%
B.8.5%
C.8%
D.7.5%

答案:D
解析: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第3题: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 )财政政策。

A.从紧

B.中性

C.稳健

D.积极


正确答案:D
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4题:

一、题目
试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2008 年爆发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后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并逐渐演变为经济危机。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和外资利用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对外开放面临着严峻考验。但是,这次金融危机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与崛起提供了机遇。
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影响
(三)政府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方面应采取何种策略

答案:
解析: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全球贸易总量大幅下降,我国外向型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据海关统计,自 2008 年 10 月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考虑到全球经济下滑的态势还没有探底,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从企业规模看,受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从企业的类型看,主要是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出口企业。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也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暴露问题的机会,以往旺盛的市场需求所掩盖的企业内部弱点,在这次危机中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将迫使国内的一些企业转变发展模式,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 2008 年 10 月到 2009 年 1 月,我国吸收外资连续 4 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但总体上看,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凭借中国经济坚实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内需市场、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力的宏观调控举措,以及我国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拥有良好的经济基本面,而且资金相对充裕,再加上拥有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我国对外资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
同时,这次危机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国际市场是一个深度的买方市场,众多的企业正在寻找买家,而且出价处于历史性低点。因而国内投资者现在拥有巨大的选择余地和议价空间,可以用少得多的钱买到好的企业。这一机遇,而对正处于起飞阶段并正在寻找投资机会的中国企业而言是非常难得的。
(三)政府采取的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外贸出口下滑的态势,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措施,帮助和扶植企业出口,具体包括:
(1)提高了企业的出口退税率。(2)调整出口市场的结构,开拓新兴市场。(3)一些政府部门深入开展出口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为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经贸信息服务。(4)鼓励出口企业,改变以往简单的来料加工的做法,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创立自己的品牌。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将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一是完善投资环境。将创建政策透明、行政规范、营商便利、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作为当前提升我国引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改善外资区域布局。以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四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改组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提供的机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一些中央部委下放境外投资的审批权限,同时简化核准程序,减少审批费用和时间。二是突出管理重点,境外投资经济技术可行性由企业自行负责。三是强化引导服务,建立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一些地方政府牵头带领企业走出去参展、洽谈等。四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

第5题: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 )的财政政策。

A.从紧
B.中性
C.稳健
D.积极

答案:D
解析:
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扩散和蔓延,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6题:

2 . “给定资料3 ” 中指出: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表面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发展中的问题造成的; 但从我国内部看, 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们应对危机、 解除困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 请对此进行分析。( 1 5 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分析恰当, 不超过300 字。


正确答案:
2 .【答案提示】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过3 0 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慢,地区差距逐渐加大,这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最终影响东部地区的发展。另外,中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差距过大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团结安定。
第二, 根据 l , 平同志 “两个大局” 的思想, 现在也到了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的时候, 而且现在国家也已经具备这个实力。
第三,根据国际上的一些经验,比如美国在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抓住时机开发西部,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保持经济科技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巴西则是个反例,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社会动荡,成为国家持续进步的极大障碍。

第7题: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 )。

A.全面增税
B.全面减税
C.结构性减税
D.结构性增税

答案:C
解析:
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投资为主,而且主要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200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除了要扩大投资外,还有实施结构性减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内容。而且这次扩大投资同时在基建和民生、环保等领域进行,通过投资和消费的合力拉动总需求增长。

第8题:

我国在1998—2004年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成功实施了( )。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稳健的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在1998—2004年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成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所以,正确答案为A。

第9题:

请论述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答案:
解析:
“一揽子计划”是2009年的政府工作,可概括为四个重点和七个方面: (1)四个重点主要包括:①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②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③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④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2)七个方面主要包括: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②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③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性调整。⑤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⑦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第10题: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全市各级要紧紧围绕()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委、市政府广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 A、“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 B、“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
  • C、“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良好发展势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