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成为4次,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第1题:
需求的最准确含义是()。
A.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
B. 某一特定时期的价格
C. 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
D. 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在一特定时期内针对一定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第2题:
第3题: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 )。
A.要获得利润而需要出售的商品数量
B.能够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数量
C.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D.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第4题: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
第5题: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
第6题: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
A.待售商品总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支付前期赊购商品的货款
D.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E.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第7题: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的元的购买力。在这个阶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第8题:
第9题:
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第10题: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某一既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计划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