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李克强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强调

题目

2015年8月,李克强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强调,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我国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积极意义是() ①以智能制造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②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③引导消费者树立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 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课程《3D打印技术有哪些应用》的观点,3D打印与传统模具制造工艺的结合,可以:()。

A、提高复杂模具的冷却效率

B、加长制造周期

C、提升制造成本


答案:A

解析:3D打印与传统模具制造工艺的结合可以提高复杂模具的冷却效率,不在需要传统模具制造如此复杂的工艺,A对,3D打印既然可以加快工作效率,那么就应该是减少制造周期,故B错,3D打印会带来制造成本的下降,特别是与传统工艺结合,故C也错误。

第2题: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和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现阶段大多数3D打印应用都还只是演示或单件产品,其成本与实用性往往被宣传者刻意忽略。而无论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部分,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补充生产工具,3D打印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市场的考验。对于3D打印的未来,或许哥本哈根未来研究学院的名誉主任约翰?特得?帕鲁坦的一句话值得深思:我们的社会通常会高估新技术的可能性,同时却又低估它们的长期发展潜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们高估了3D打印可能会带来的对整个社会的变化
B.3D打印技术和市场制约着3D打印的未来发展
C.3D打印不会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D.对于3D打印热潮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点明3D打印技术应用广泛,业内人士对其评价很高。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实际上”指出现阶段3D打印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市场的考验,即目前3D打印技术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尾句援引了约翰·特得·帕鲁坦的话再次说明对待3D打印技术要理性客观,即不能高估它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它的发展潜力。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主要强调对于3D打印技术,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应当看到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符合文段意图。

第3题:

3D打印采用的是累积制造技术,通过打印一层层的黏合材料来制造二维的物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3D打印从制造工艺划分,叫做()

  • A、等材制造
  • B、减材制造
  • C、增材制造
  • D、批量制造

正确答案:C

第5题:

3D打印技术用于再制造时称为()技术。

  • A、快速成型技术
  • B、熔融沉积技术
  • C、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技术
  • D、3D打印再制造

正确答案:D

第6题: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发端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如今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并成为全球性研发竞争的焦点。关于3D打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B.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国际上率先研发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型技术,是在3D打印领域的重大突破
C.3D打印正处行业创新活跃期,各地应鼓励竞争,尽快组织制定3D打印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
D.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发3D打印技术,基本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研发出光固化、金属熔敷、生物制造等类型的3D打印装备和材料

答案:C
解析:
3D打印正处行业创新活跃期,应避免各地竞相上马,过度竞争,应做好产业先导。我国将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并组织制定3D打印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故本题答案选C。

第7题:

3D打印再制造技术是融合了()技术。

  • A、3D打印技术和次制造
  • B、3D打印
  • C、工业再制造
  • D、3D打印技术和再制造

正确答案:D

第8题:

智能制造强调的是先进产品的制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世界级制造强调()

  • A、制造技术世界先进性
  • B、柔性制造系统
  • C、管理技术世界先进性
  • D、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世界先进性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以下哪种3D打印技术在金属增材制造中使用最多()。

  • A、 FDM
  • B、 3DP
  • C、 SLS
  • D、 SLA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