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领导人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传递“中国

题目

2013年,中国领导人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传递“中国梦”的美好声音;五大洲政要来宾密集访华,高层互动引领国家关系健康发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等多边官方、民间活动相继举行……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之所以能入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B、中国的市场潜力给成员国带来便利
  • C、中国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多边谈判
  • D、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A

第2题:

对于1984年阅兵,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向世界亮相
  • B、接受检阅的各种飞机、火炮、坦克、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全部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
  • C、国产红旗牌轿车首次亮相
  • D、这次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一次

正确答案:C

第3题:

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有()

A.经济矛盾
B.南南关系
C.南北关系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

答案:B,C
解析:

第4题:

中国当代外交在中国不同领导人时代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基本上经历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分别作为党中央领导核心所制订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首先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时代在许多方面,例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性质,和平、进步的根本目标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根本原则等,是一样的。但它们确有不同特色,主要在毛泽东同志那个时代的外交,其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与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革命,简言之为反帝、革命;在邓小平同志时代的外交,其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之所以产生这样不同的特色,首先是主客观条件不同;其次是前人的实践,经过总结成为了后人的经验教训,后人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作有益的继承、发展、扬弃和充实完善。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已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不少新情况,中国外交也有了不少新提法。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助于认识历史及其趋势。历史实践本身将会回答许多问题,并充实人们的认识。

第5题:

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是楚州区最新亮相标志性建筑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有()

  • A、经济矛盾
  • B、南南关系
  • C、南北关系
  •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

正确答案:B,C

第7题:

中国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


正确答案:马英九

第8题: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街头循环播放,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吸引不少路人驻足观看。通过这一方式与世界进行沟通,( )。
①能够彻底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
②反映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显示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表明广告、电视等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至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共计播放8400次。《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包括了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优秀代表以及普通百姓,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①选项评价太绝对,不客观。②选项跟题干无关。所以答案选D。

第9题:

()是沙皇俄国在东北亚的国际舞台上最有利的盟友。

  • A、德国
  • B、韩国
  • C、中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在于()。

  • A、中国工人阶级
  • B、中国科技知识分子
  • C、中国共产党
  • D、中国国家领导人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