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完成的标准没有一定之规,最实用的标准是执行了所有测试用例

题目

软件测试完成的标准没有一定之规,最实用的标准是执行了所有测试用例而没有发现错误,则应该停止测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常测试用例很难100%覆盖测试需求,因为(47)。

①输入量太大。

②输出结果太多。

③软件实现途径多。

④测试依据没有统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测试用例很难100%覆盖测试需求的原因。
  原因包括:
  .输入量太大。
  .输出结果太多。
  .软件实现途径多。
  .测试依据没有统一标准。

第2题:

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33)。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34)。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较大的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D

第3题:

程序员在编程时将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关联的模块。第一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缺陷,程序员接着开发第二个模块。第二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有若干个缺陷被确认。对第二个模块实施了缺陷修复后,()符合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A.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模块二暂时不需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B.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模块一暂时不需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C.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

D.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


参考答案:D
模块一和模块二是相互关联的模块,当修复了模块二存在的缺陷后,可能会对模块一产生影响,所以要对模块一和模块二都进行测试。模块二是修改了的模块,应用更多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选项D正确。

第4题:

可作为测试停止的标准是( )

A.当时间用光时

B.执行了所有的测试用例,但没有发现故障

C.当所有缺陷都已经清除时

D.当达到所要求的覆盖时


正确答案:D

第5题:

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来运行这些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要执行一次,即可以完成一个“语句覆盖”的覆盖标准的测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59),通常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根据程序的(60)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测试根据软件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A.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改正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C.证明程序是正确的

D.证明程序完成了应完成的功能


正确答案:A

第7题:

●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59) ,通常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根据程序的 (60) 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测试根据软件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59)

A. 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 改正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C. 证明程序是正确的

D. 证明程序完成了应完成的功能

(60)

A. 功能

B. 性能

C. 内部逻辑

D. 内部数据


正确答案:A,C

第8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的费用已超过 (10) 的30%以上。因此提高测试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高产"的测试是指 (11) 。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分为8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 (12) 阶段完成的;组装测试的计划内是在 (13) 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的计划是在 (14) 阶段制定的。

(10) A.软件开发费用

B.软件维护费用

C.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

D.软件研制费用

(11)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12) A.实现

B.组装测试

C.确认测试

D.使用和维护

(13),(14) A.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正确答案:A,C,A,C,B
【解析】目前,在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中,测试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测试也是在将软件交付给客户之前所必须完成的步骤。测试所花费用已超过软件开发费用的30%以上。如何组织好测试,特别是如何选择测试用例,对保障软件质量,降低测试费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高效的测试,是指通过对所设计的少量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从而发现被测试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问题,并完成修改。测试按照被测试的内容可分为3种:单元测试(对程序单元或模块单独进行测试)、组装测试(把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连接起来,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及软件设计中的问题,常用功能测试办法)和确认测试(对软件系统作全面测试,以确认开发的软件是否符合验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开发和维护分为8个阶段,分别为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使用维护。GB8566-88规定单元测试在实现阶段完成;组装测试在组装测试阶段完成,但组装测试的计划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而确认测试的计划则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应该制定好。

第9题:

● 某程序由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测试人员按照测试需求对该程序进行了测试。出于修复缺陷的目的,程序中的某个旧模块被变更为一个新模块。关于后续测试,(10)是不正确的。

(10)

A.测试人员必须设计新的测试用例集,用来测试新模块

B.测试人员必须设计新的测试用例集,用来测试模块的变更对程序其它部分的影响

C.测试人员必须运行模块变更前原有测试用例集中仍能运行的所有测试用例,用来测试程序中没有受到变更影响的部分

D.测试人员必须从模块变更前的原有测试用例集中排除所有不再适用的测试用例,增加新设计的测试用例,构成模块变更后程序的测试用例集


正确答案:C

试题(10)分析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在给定的预算和进度下,尽可能有效率地进行回归测试,需要对测试用例库进行维护并依据一定的策略选择相应的回归测试包。对测试用例库的维护通常包括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改进不受控制的测试用例、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增添新的测试用例等。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即使一个得到良好维护的测试用例库也可能变得相当大,这使每次回归测试都重新运行完整的测试包变得不切实际,时间和成本约束可能阻碍运行这样一个测试,有时测试组不得不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

上述回归测试的基本概念说明,修改了旧代码之后所进行的回归测试不一定要重新运行原有测试用例集中仍能运行的所有测试用例,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选择D。

参考答案

10C

第10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高产”的测试是指(29)。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系统交付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应竭力设计能暴露错误的测试用例。高效的测试是指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软件尽可能多的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