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如何处理?

题目

什么是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施工缝:由于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出现先后两次浇灌混凝土而出现的分界线。
通过振捣,使振动力传导给混凝土,混凝土受到强迫振动,拌合物内部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产生较好的流动性,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较轻的水和气泡上升排出,消除空隙,使混凝土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浇筑块间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就是施工缝。
处理的方法有:风砂枪喷毛、高压水冲毛、风镐或人工凿毛、刷毛机刷毛。

第2题:

当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如何留置施工缝?又如何处理施工缝?


正确答案: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冲洗干净,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第3题:

当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如何留置施工缝?又如何处理施工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 并冲洗干净, 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1.2 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浇筑前, 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 10 mm~15 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第4题:

混凝土坝施工中,什么是并缝?如何并缝?


正确答案: 基础约束高度仅为块长的一半。纵缝到一定高度可以取消、并块浇筑,称为并缝。并缝可在缝顶处加设钢筋或增设廊道。

第5题:

何谓施工缝?施工缝一般留在哪些部位、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施工缝: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而留设的接缝(或新旧混凝土的交接处)。留设施工缝的原则:结构受力(剪)最小的部位,便于施工。(1)施工缝留设位置:柱:基础与柱子交接处水平面上,梁下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盖柱帽下面。梁:高度大于1m的梁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板下有梁托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平行短边的任何位置。主次梁楼盖:宜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墙: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或纵横墙交接处。楼梯:梯段长度中间的1/3范围内。(2)施工缝处理:①先浇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1.2MPa。②清理施工缝表面,冲洗湿润。③浇筑前铺厚10—15mm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④细致振捣

第6题:

混凝土施工留置原则?施工缝如何处理后方可浇筑?


正确答案:1.留置在受剪力较小部位;
2.便于施工的部位.
混凝土达到1.2MPa才可能继续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清垃圾/水泥残渣松动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清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10—15mm以保证接缝质量并细致振捣使其紧密结合。

第7题:

如何处理混凝土的施工缝?


正确答案: 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③主要部位设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防水带;
④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⑤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新混凝土。

第8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施工缝的原则是什么?并简述施工缝结合部位的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或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例如建筑工程的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上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梁跨长度范围内。楼梯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处理方法:前浇筑的终凝后,新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拆除挡板,除去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设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10-15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密捣实,使其结合紧密。

第9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位置怎样?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mm~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第10题:

根据《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碾压混凝土坝继续加高之前应对()进行层面处理。

  • A、施工缝
  • B、纵缝
  • C、横缝
  • D、冷缝
  • E、斜缝

正确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