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特色。

题目

简述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在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建立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除市场失灵的基本原因外,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个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不同。
(2)保障社会公平。
(3)商业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第2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始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文革”结束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国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A. 符合人民需求

B. 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C. 顺应社会发展

D. 有中国特色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讲坛社会主义者及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这些理论主张涉及社会保障的一系列范畴,如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普遍性与选择性,需求与供给,竞争与风险,活力与惰性,消极救济与积极保障,价格追求与道德判断,协调与控制等,其中也包含了关于社会保障的原则,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度影响。

第5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日本实行了重视()的社保政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

  • A、家庭功能
  • B、社会功能
  • C、公司功能
  • D、个人功能

正确答案:A

第6题:

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现状和目标模式

B.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

C.构成要素及构成内容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E.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F.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和比较


参考答案:A,B,C,D,E,F

第7题:

经过50多年的努力,新中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试述这些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答案:
解析:
政治:1949年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立即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3至1956午,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1978年后.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0世纪90年代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法律:建国初,《共同纲领》成为临时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

第8题:

简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正确答案:
(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3)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4)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5)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第9题:

简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正确答案: 特点: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改革方向: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区服务。

第10题:

简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影响。


正确答案:空想社会主义在19世纪初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在社会保障思想方面是有所建树的,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都充满了社会福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