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题目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①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②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③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再利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②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和北方部分井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③水质恶化,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污染;④用水浪费,水的重复利用率低;⑤水资源管理分散。

第2题:

水资源调查评价( )。

A.是与水资源规划并行的工作

B. 即为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

C. 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D. 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标准答案:C

第3题:

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这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我国水资源保护基本原则有哪些?《水法》规定的综合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基本原则:
(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
(3)节约用水原则。
综合措施:
(1)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
(3)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在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节约用水和进行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5题: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养蓄、保护、管理的目地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地是保持当地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和永续利用,并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使水及水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第6题: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具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做到:①对由水源地取水适当留有余地;②在保护利用好现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开发新水源工程,并注意当地水资源的可开发限度;③加强需水管理,不断改进用水定额;④努力开拓高效清洁的水利用模式,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 四、

第7题:

水资源调查评价()。

  • A、是与水资源规划并行的工作
  • B、即为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
  • C、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 D、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C

第8题:

我国地表水资源在分布上有何特点?它的开发利用情况怎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本题答案:从地区分布而言,我国地表水资源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程分布而言,我国地表水资源的进程分布也极不均匀。
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一个地区或一个流域的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分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当地经济发展结构与水资源的协调等等,往往缺乏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的有效利用程度较低,往往以浪费水资源为代价取得粗放型经济增长。我国不仅人均水资源量很少,而且水源污染相当严重。

第9题:

水资源调查评价()。

  • A、是与水资源规划并行的工作
  • B、即为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
  • C、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 D、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质量调查评价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在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时,需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况做出评价,上述“区域”指的是什么,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确定,并指出注意事项?介绍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时主要分析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区域”实际上就是培训教材中所说的分析范围。实际确定时,一般以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计算分区(全国共1062个)作为分析范围;对于取水规模小或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取县级行政区为分析范围;对于影响全流域的建设项目,分析范围应扩大到整个流域;对于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范围可能涉及多个流域。具体确定分析范围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了会增加不必要分析工作量,太小了,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以便于与现有成果及资料配套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以行政区为宜;一般应覆盖取水水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范围。报告书中应在行政分区和水系图中标出。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概况:有针对性地介绍区域概况,突出区域特点。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气候特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利工程、水功能区划和已有规划配置成果等;
(2)水资源状况:根据现有成果,概述水资源状况,不同分区或不同水系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现状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建设项目的取水水源,突出重点。
(3)开发利用现状:供水系统、供水能力、现状供水量和用水量、现状供需平衡和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供需分析尽量采用已有成果,水资源丰沛地区和平原水网地区可适当简化;
(4)区域用水水平分析:一般需分析计算分析范围内的综合用水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和生活用水指标,评价其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及其变化情况。对区域用水水平进行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比较,特别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的用水与节水标准的比较;
(5)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有针对性,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质量与供水安全,现有取水工程的利用率,主要行业的用水水平与节水,地下水超采,以及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问题等。分析说明现状存在问题,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加强比较,注意对问题的原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