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题目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


正确答案: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政策。
2.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根本宗旨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政策,都是根据人民的利益来确定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机关的每一个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必须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根本原则。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正是我们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一个根本标准。
3.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是制定出正确政策的组织保证。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4.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在确定政策之前,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客观情况,如实地把握客观规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这是我党我国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构的普遍做法。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就是在工作中深入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要求,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形成正确的决定;“到群众去”,就是将集中起来的正确决定变为群众自觉的实际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之一。
6.循序渐进、“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对于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看到不妥当的地方就赶快改。后来人们把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形象地概括为:“摸着石子过河”。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策制定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2题:

论述淝水之战经过、胜败的原因、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经过:淝水之战,当时中国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晋,秦军先期攻下寿春。东晋派宰相谢安率领八万军队肥水与秦军对峙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于万前秦军。
(2)原因:苻坚惨败淝水原因主要有:骄傲自大,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轻率开战;内部不稳,意见不一,北方各族士兵不愿为秦效命;对朱序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察觉。
东晋军队的胜利主要因素有:临危不乱,从容应敌;君臣和睦,将士用命;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初战破敌,挫其兵锋,励己士气。
(3)历史意义:
1)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加速了前秦政权的解体,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
2)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淝水之战之后,逐渐有了南北分立的南北朝趋势。


第3题:

请论述我国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法制定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其基本经验而言,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以我国《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走群众路线,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民主立法;
(3)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4)正确处理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
(5)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6)认真总结我国的经验,借鉴外国的经验。

第4题:

论述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特点和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不断,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859年,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868年,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领袖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大将军为号召,反映义军具有模糊的平均、平等要求,标志农民起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义军在斗争中注意分化敌人,避实就虚,运用流动战术,在前后十年间,经过十二个省,行程两万余里。这是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唐末农民战争基本上瓦解了唐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大地主庄田经济,扫荡了门阀残余,使残存的士族门阀“丧亡且尽”。土地集中和农民逃亡的问题因而缓和,自耕农增多,佃客的身份地位稍有改变。这就为五代、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5题:

试论述拿破仑大规模立法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拿破仑上台执政后,领导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先后制定了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法国刑法典等一整套体例完整的成文法典,史称“六法体系”。
(2)六法体系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最终形成 ,同时也是大陆法系的主要标志。

第6题:

论述美国电子政务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1.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保障。美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早,是世界上电子政务体制和法律最为完善和先进的国家之一。2.注重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节约电子政务支出、解决重复投资、提高资金效益,美国政府通过顶层设计,逐步减少重复建设,控制数据中心数量。3.提倡统一运维服务。美国政府统一采购政府机构的IT服务。由主要的IT服务提供商向联邦机构提供统一的IT服务,实现IT服务共享。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开支,减少设备空间的使用和能源消耗,提高安全性并改善服务质量。集中提供IT服务这一举措,可以降低联邦政府数亿美元的开销。4.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美国政府的行政理念是政务透明和为民服务。政府提出的口号是:让人们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因此,“电子”是工具,“政务”是目标,“服务”是关键。5.政府推动与财力支持。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持积极认同和支持态度。根据2002年的《电子政务法》,联邦政府设立了电子政务基金。据统计,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平均每年投入高达约1000亿美元。6.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程逐个计算机化和网络化。7.借鉴电子商务经验,以市场运作模式发展电子政务。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主要的政府信息系统分包或统包给合格的企业。8.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政务。2010年11月,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从2009年的64%提高到2010年的68%,网络的普及有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9.注重电子政务协同。电子政务需要跨部门的协同,协同推动其发展。戈德史密斯和埃格斯说:“管理机构需要一个跨政府部门和层级的法律执行网络予以协助,因为它们需要各种沟通系统,以过去根本不可能的速度、成本、水平跨越各种公共和私人组织进行情报的收集、分析、转换和行动……这推动了网络化政府的发展,也就是说,协同政府的不同层级和机构共同提供更为整体化的服务。这项改革拆除了等级制度政府中非常盛行的条块壁垒,使各机构之间能够更好地分享信息,协同作战。”

第7题: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8-166/167


答案:
解析:
(1)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总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8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意义: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到了全面的确立。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2、新民主主义国家已经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为中国今后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 4、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私有改造为公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9题:

论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正确答案: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第10题: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本主义进行和平赎卖的设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