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民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得失。

题目

试述民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得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北京政府的税收1、田赋整理归并税目;取消遇闰加征并减轻偏重地区赋额;确定田赋收入的归属,田赋收入划归中央政府,将田赋附加划归地方政府,实行田赋预征。2、就场征税,自由买卖,盐税收入归中央,附加收入归地方。3、关税
二、南京政府
(一)明确划分国家税收与地方税收的界限
(二)间接税制的建设与改革:1、关税(1)关税自主权的收回(2)海关行政权的改变(3)关税税则的修订四次修订税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关税收入增加。2、盐税(1)恢复缉核制度;(2)就场征税,人民自由买卖;(3)盐税及附加尽归中央收入3、裁撤厘金,创办统税以大宗机制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货物出厂税)。由财政部所属统税机关征收;从量征收;税率:定额税率;征收方法:就厂征收或驻关征收;已税货品运销各省,不再另征其他捐税;运销国外的商品实行免税政策,后改为出口退税制
(三)直接税的开征和改革(1)举办所得税(2)整顿印花税(3)开征营业税(四)整理地方税1、将田赋划归地方收入,同时督促地方要限制附加,取缔摊派。
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废除厘金,代之以统税,促进了商品流通;划分国地收入,废除各种田赋附加,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2题:

试述教育实验研究评价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教育实验研究的目标评价。 教育实验研究的目标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 实验选题的价值性。 实践选题的价值性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 值两个方面。既要看它是否反映了先进的教育 思想,是否代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否能 在相关领域的认识上取得一些突破或进展;又要 看它能否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 ② 实验假说的科学性。 实验假说的科学性,即教育实验假说是否有 充足的理论依据或教育经验事实依据,假说所涉 及的概念系统能否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更大 的发展。 ③ 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 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即要看目标是否明 确、具体,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是否能获得 足够的物资、人员和资料方面的支持条件。 (2)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评价。 这是对教育实验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的评 价。它涉及准备阶段的实验设计、实施阶段的变 量控制和总结阶段的归因分析等。 (3) 教育实验的结果评价。 实验结果涉及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具 体包括:实验取得了哪些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 果,所得结论的理论意义和地位,有无推广价值, 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

第3题: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等。

A.愉快教育

B.成功教育

C.兴趣教学

D.情境教学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A,《村治月刊》由王鸿一创办,1929年由梁漱溟接办。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选项B,中华职业教育社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它最早提出了划区实验农村教育。选项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以平民教育作为救国和改良社会措施的团体。自1923年10月由晏阳初任总干事后,主要在城市从事平民识字运动,后来由分析文盲数量而注意农民,因研究农民教育而移往乡村。开始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平教区域,后来为集中人力和财力便改为集中开办定县实验区。 选项D,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于1926年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强调要教育农民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能自立、自治、自卫等,并筹办晓庄学校,于翌年春开学,成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阵地。故正确选项是B。

第5题: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答案:B
解析: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第6题:

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的( )。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民主管理权
D.A和C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对教师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包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等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属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权,这也是教师的最主要的权利。因此,答案为A。

第7题: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  )

A.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B.实施素质教育
C.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D.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答案:B
解析:
略。

第8题:

试述民国时期新型的城市地方行政体制。


参考答案:在全国范围内将城市设置为地方行政机关是在中华民国时期。在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市发展基础上,1921年7月,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颁布了《市自治制》。根据规定,市作为中央政府和省的下属地方行政组织,分为特别市和普通市两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1928年的《特别市组织法》和1930年的《市组织法》,进一步统一了城市行政设置。根据《市组织法》,特别市改名称为院辖市(行政院)。院辖市地位等同于省。根据《市组织法》,普通市改名称为省辖市。省辖市地位等同于县。市政府作为市行政机关,掌管全市行政事务的职能。市政府设市长,作为最高长官,掌管全市的一切行政,负责执行上级行政所委办的事务,并掌管下属官员的任免、考核、奖惩等。院辖市的市长由国民政府简任,其地位与省长相同;省辖市的市长由省政府呈请国民政府任命,地位与县长相同。市政府设置局或者科,分掌各项行政事务。市政府设市政会议,作为行政辅助机关,由市长、秘书长、参事、各局科的局长和科长组成。市政府的下级组织,分别划分为区、坊、闾、邻。

第9题: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A.关注个性发展
B.实施素质教育
C.开展教学实验
D.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答案:D
解析: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第10题:

试述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教育实验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研究者在进行实验设计师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实验设计的周密和系统。一般来说,实验的设计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
2.分析和确定实验变量。
3.设计各种变量的处理方法。
4.选择实验模式。
5.形成实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