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题目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过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 )


正确答案:×
德国的赫尔巴提出过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五段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第2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教育性教学”是教育的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第5题:

阐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


参考答案:

1、定义:由于深入地分析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赫尔巴特特别重视教学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善(德)行,培养由道德的人。
3、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的内涵非常丰富。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性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遵守秩序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力,即综合的审思和判断能力,形成广阔的思想范围;教学必需激发学生兴趣,并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4、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实际是对教学的目的性的深入阐发,极大的揭示和丰富了教学目的性的内涵。


第6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原则。正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是一种教育思想,不同于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教学的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正确答案:A

第9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深入分析教学与教育的关系,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意义: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性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遵守秩序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力。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其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极大的揭示和丰富了教学目的性内涵,对机械的无意义的教学进行了深刻批判。


第10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 育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品 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他看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 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学生某种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但是,他把教学当做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视知识增长与品德提高为无条件的同步运动,没有 认识到智育和德育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