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何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题目

审计人员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何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计划审计工作中,下面各与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无关的是( )。

A.确定审计范围

B.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

C.考虑审计风险

D.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D中“执行风险评估程序”是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第2题: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考虑重要性。

试说明:

(1)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和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如何运用重要性?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何种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正确答案:
(1)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重要性,并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评价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仍然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以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考虑这种反向关系。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①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②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第3题:

对会计报表整体实施分析性复核的结果,若表明异常差异或未预期差异存在,则审计人员必须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以确保所发表审计意见的正确性。

A.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B.评价重要性

C.评价审计风险

D.追加实施额外审计程序


参考答案:D

第4题:

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评价抽样结果并形成审计结论?


正确答案:(1)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可容忍误差,则表明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加。对此,审计人员应该重估抽样风险。如果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可接受,则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了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则也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则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者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率超出了预期,审计人员应当修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获取进一步审计证据支持初始评估结果。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额超出了预期,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应当认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3)如果推断误差总额与异常误差之和低于但接近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就应当根据其他审计程序考虑样本结果的说服力,并考虑是否需要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4)在抽样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以形成审计结论。如果对样本结果的评价显示,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需要修正,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综合采取一些措施,诸如提请管理层对已识别的误差和存在更多误差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予以调整,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等。

第5题: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如与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

  • A、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 B、重新执行控制测试
  • C、重新执行实质性程序
  • D、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终结审计之前,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水平如与初步评估结论不一致,审计人员应当()

A. 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B. 重新执行控制测试

C. 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D. 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正确答案:D

第7题: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重要性标准量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标准量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 A、正向关系
  • B、反向关系
  • C、同向关系
  • D、紧密关系

正确答案:B

第8题:

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审计重要性

B、相关内部控制类型

C、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

D、审计风险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试述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正确答案: 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师需要估计各主要账户的错报,并将其汇总,然后将汇总的错报额与报表层次(也可能为修正后)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参考依据。
①确定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的误差。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包括以前期间审计中已经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推断的误差是指审计师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如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 000万元,审计师抽查样本发现金额有100万元的高估,高估部分为账面余额的20%,据此审计师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为400万元(即2 000×20%),那么上述100万元为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其余300万元即为推断的误差。此外,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还包括审计师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②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响。审计师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大大低于)重要性水平,且错报的性质不重要,审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重大的,审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或者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不能使审计师认为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不重大,审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10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问题。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