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根森人口流动模型

题目

乔根森人口流动模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按照托达罗模型,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尽管城市中存在失业,流入城市中的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决策的,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中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无论是已经开始流动的人口,还是准备流动的人口,都在把农村现实收入与如果移入城市后能找到工作机会的预期收入做出比较,以决定其择业。总之,影响他们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差异估计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估计有多大。


第2题:

乔根森人口流动模型


参考答案:

乔根森模型(乔根森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戴尔•乔根森(D.W.Jogenson
)于1967年在《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重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依据新古典主义(NewClassicalism)的分析方法创立的一种理论。出于对古典主义的反思,在一个纯粹的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农业部门的发展的。认为工业部门的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而农业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平均产品,劳动力可以在两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农业剩余”和人口规模,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农业剩余规模越大,劳动力转移规模也越大,两者同比例增长,即不发达国家一般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现代工业部门和落后农业部门。落后农业部门的产量由土地和劳动所决定,生产函数呈收益递减。该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于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剩余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乔根森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农业总产出与人口增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因此,农业剩余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第3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是( )。

A.全部流动人口

B.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C.已婚流动人口

D.女性流动人口


正确答案:B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是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4题:

()并不属于二元经济理论。

A、马尔萨斯的均衡理论

B、刘易斯的二元理论

C、拉尼斯-费景汉的双元理论

D、乔根森的双元理论


参考答案:A

第5题:

城市化实现的路径是:()。

A、人口空间流动

B、人口组织流动

C、人口社会流动

D、人口户籍流动


答案:AC

第6题:

结合中国农村人口问题,评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参考答案: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特征:
(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
(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实际工资差异;
(3)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1)应尽量减轻城乡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2)传统的减少城市失业政策不仅可能会导致更高水平的城市失业,而且还会因“诱发迁移”而造成更低水平的农业产出;
(3)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流动和失业;
(4)应适当控制工资补贴与政府直接雇用人员的数量;
(5)应当鼓励制定一体化的农村发展规划。托达罗指出的上述政策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农村的规划有很大指导意义。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比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和乔根森模型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它纠正了他们只注重农村劳动力流人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人口的盲目流动不仅加剧了城市已有的失业现象,还会造成其他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诸如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乡发展失衡,重视农村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人们流向城市的愿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措施。


第7题: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在于()。

A、流动人口规模大

B、人口流动以经济性流动为主导

C、人口流动周期长

D、人口流动呈现梯度流动特征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甲国科学家乔森经过多年研究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5年5月15日在我国政府主办的展览会上展出了该产品;2005年6月8 日在甲国提出专利申请,同年7月25日向我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并主张优先权;经查于2005年6月16日刘华已经就相同发明向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且甲国与我国有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协定。关于本案的下列意见中不正确的是?( )

A.刘华在我国申请在先,应驳回乔森的申请

B.乔森的发明不丧失新颖性,且乔森享有优先权,以2005年6月8日为向我国提出的申请日

C.乔森的发明不丧失新颖性,可以授予专利,但仍以2005年7月25日为其申请日

D.发明已经丧失新颖性,不具备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所以不授予乔森专利权


正确答案:ACD
「考点」专利申请日
「解析」国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乔森2005年6月8日在甲国提出专利申请,同年7月25日向我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并主张优先权,其申请在先,故B正确。

第9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者是()

A.沃森

B.摩尔根

C.查哥夫

D.克里克


参考答案:AD

第10题:

建立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克里克和沃森

B.米歇尔

C.艾弗里

D.摩尔根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