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需经哪些层次?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学问题?

题目

气管切开需经哪些层次?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学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气管切开的层次: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术中应注意: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管切开的类型不包括()。

A、气管切开术

B、环甲膜切开术

C、经口气管插管

D、微创气管切开术

E、经皮气管切开术


答案C

第2题:

在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哪些解剖结构?


正确答案:气管切开术常选择在气管颈段第2~4气管软骨环处进行。术中应注意气管颈部的毗邻关系和小儿气管的结构特点。
气管颈部位于颈前正中。前面有皮肤、筋膜、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等结构,甲状腺峡横跨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后为膜壁,紧贴食管,两侧有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在环状软骨水平以下,这些血管、神经逐渐移向中线,于胸骨上窝处与气管靠近。小儿气管较成人细小,胸腺较大,胸膜顶位臵较高,偶尔越出颈静脉切迹。

第3题:

学习解剖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首先必须重视实习以加深印象,并学会运用图谱并联系活体以把形态学活,这样就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其次必须注意运用联系思维来分析归纳以理解其形态特征及其重要性,改变死读书本、硬记名词的方法。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理解形态与功能的相互关系②理解动态发展的观点③理解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4题: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时注意
①操作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
②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

第5题:

在气管切开术中,试述:气管切开术造成出血的解剖学因素。


正确答案:颈前静脉和静脉弓、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

第6题:

哪些情况需行动脉切开术?


答案:
解析:
(1)严重的急性失血性休克。
(2)心脏骤停患者,动脉切开输血,配合复苏术,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3)血液透析治疗。
(4)动脉造影术。
(5)休克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中心静脉压升高,左心衰竭而需要输血者。
(6)经动脉注入凝血药物或栓塞剂,以达到区域性止血或治疗癌症。

第7题:

气管切开须经哪些层次,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结构?


正确答案:气管切开的层次: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术中应注意: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高位胸腺。

第8题: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注意事项:①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②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以防止胸骨、肋骨压折。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按压力要适度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姿势要正确注意两臂伸直两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为避免心脏按压时呕吐物逆流至气管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③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频率8一10次/分避免过度通气。与胸外按压不同步每次呼吸超过1s应有明显的胸廓隆起。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单人施救按压
注意事项:①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②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以防止胸骨、肋骨压折。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按压力要适度,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姿势要正确,注意两臂伸直,两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为避免心脏按压时呕吐物逆流至气管,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③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频率8一10次/分,避免过度通气。与胸外按压不同步,每次呼吸超过1s,应有明显的胸廓隆起。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单人施救按压

第9题: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经层次?术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切口所经层次:皮肤、浅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假被膜)。
术中注意产问题:
〔1〕结扎甲状腺上动脉要紧贴上极进行,以免伤及喉返神经返支。
〔2〕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远离下极进行以免伤及喉返神经。
〔3〕甲状腺中静脉的结扎。
〔4〕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10%)的结扎。
(5)保留甲状旁腺。

第10题:

经鼻/口腔吸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经鼻/口腔吸痰时应注意
①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②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1次。
③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