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基础砌完后,应及时清理基槽(坑)内积水,在()回填土,并分层夯

题目

砖基础砌完后,应及时清理基槽(坑)内积水,在()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 A、基底
  • B、基础两侧同时
  • C、分层
  • D、从基底至大放脚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砖砌体在砌筑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回填土一般在基础工程完工后一次性分层、对称夯填,以避免基础浸泡和为后道工序创造条件。( )


答案:对
解析:
回填土一般在基础工程完工后一次性分层、对称夯填,以避免基础浸泡和为后道工序创造条件。

第3题:

土方回填工艺流程中,说法不准确的是()。

A.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后需要把表层土夯打密实

B.夯打密实之后需要检验土质

C.分层铺土、耙平之后要夯打密实

D.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后要检验地坪土壤密实度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基础混凝土浇筑高度在2m以内,混凝土不可以直接卸入基槽(坑)内。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某基础工程包括挖基槽、做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4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如表所示,时间单位: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在砌筑基础与回填土之间的间歇时间为2天。

<1> 、试确定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进度计划。


答案:
解析:
1. 根据流水节拍表的相关内容可以确定:
(1)确定施工段数目:n=4;
(2)确定施工过程数:m=4;
(3)根据“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求流水步距:
①施工段①累加数列:2,4,7,10
②施工段②累加数列:1,2,4,6
③施工段③累加数列:3,6,10,14
④施工段④累加数列:1,2,4,6
施工段①与施工段②的流水步距:

故K1,2=6(天);
施工段②与施工段③的流水步距:

故K2,3=1(天);
施工段③与施工段④的流水步距:

故K3,4=10(天)。
(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T=ΣK+Σtn+ΣG+ΣZ–ΣC
=6+1+10+6+2+0-0
=25(天)
(5)绘制流水施工进度图

第6题:

基槽(坑)在作垫层或基础前必须验槽,如发现槽、坑内有局部软弱层或孔穴时,应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可不经设计单位认可。(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7题:

关于灰土地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铺设灰土前,必须进行验槽合格,基槽(坑)内不得有积水
B.人力或轻型夯机夯实时每层虚铺厚度应控制在200~250 mm
C.双轮子压路机夯实时每层虚铺厚度应控制在300~350 mm
D.灰土施工时,灰土应拌和均匀
E.混凝土的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答案:A,B,D
解析:
2019版教材P190页
(3)铺设灰土前,必须进行验槽合格,基槽内不得有积水。所以A正确;(4)灰土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所以E错误;(5)灰土施工时,灰土应拌合均匀。所以D正确;(6)灰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人力或轻型夯机夯实时控制在200~250mm,双轮压路机夯实时控制在200~300mm。所以B正确,C错误;

第8题:

土方回填工艺流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后需要检验土质

B.夯打密实之前要分层铺土、耙平

C.夯打密实之后要检验土质

D.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后要检验地坪土壤密实度


参考答案:AB

第9题:

杆塔基础(不含掏挖基础和岩石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坑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找平。
+100mm、-50mm

第10题:

混凝土基础基槽(坑)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用灰土或砂砾石分层回填夯实至与基底相平。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