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莫言在《枯河》中用到的魔幻手法。

题目

举例说明莫言在《枯河》中用到的魔幻手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作家是()。

A汪曾祺

B莫言

C张承志

D迟子建


B

第2题: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下列最值得参考的文献是()

  • A、《老人与海》
  • B、《百年孤独》
  • C、《巴黎圣母院》
  • D、《日瓦戈医生》

正确答案:B

第3题:

《枯河》中写人“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透明的液体”,用的是魔幻的手法。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①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魔幻是归宿②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现实是归宿 ③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④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D

第5题: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我们的启迪。


正确答案: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莫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实践是其文学创作的源泉。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莫言从“民间叙事教育”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锐意创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莫言借鉴马尔克斯等文学巨匠的笔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传播了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6题:

下列小说的叙述视角属于纯客观叙事的是()

  • A、鲁迅《示众》
  • B、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 C、莫言《枯河》
  • D、老舍《断魂枪》

正确答案:A

第7题: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以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是()

  • A、《唐璜》
  • B、《西风颂》
  • C、《战争与和平》
  • D、《等待戈多》

正确答案:C

第8题:

魔幻现实主义是谁的小说风格?

A. 尚重生

B. 王萌

C. 莫言

D. 鲁迅


正确答案:C

第9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莫言获奖,除在国内掀起一股莫言热外,国际上也许多国家也争抢莫言作品的翻译权。在莫言的作品得到世界各国关注同时,中国的其他作家及其作品也引起许多国家读者的兴趣。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要想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和作品走向世界,莫言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要立足社会实践,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2分)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融汇历史与现实。(4分)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第10题:

魔幻现实主义是谁的小说风格?()

  • A、尚重生
  • B、王萌
  • C、莫言
  • D、鲁迅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