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题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词的下片所引用的三个历史典故的原来含义及作者借用三个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1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成现代汉语。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暗:
穿:
第3题:
(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24-26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4.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借景抒情。(2分)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2分)
第4题: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C、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第5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第6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第7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第8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第9题: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 24~26 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 24 题 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边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第10题: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于()。
A.杭州
B.镇江
C.南京
D.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