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刑罚的判断正确的是()。

题目

依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刑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驱逐出境是只对外国人适用的刑罚,可能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 C、被判处管制,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 D、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刑法法律部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B.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人身、财产、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C.刑法所采用的调整方法是刑罚制裁方法

D.作为法律部门的“刑法”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外延上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是A.有期徒刑 B.降级 C.管制

下列各项中,不属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是

A.有期徒刑

B.降级

C.管制

D.死刑

E.拘役


正确答案:B
我国《刑法》第32条、第33条、第34条规定,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3题:

广义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规范。()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第4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和刑罚必须由立法机关以成文法的形式进行规定,习惯法不得规定刑罚,这体现的是严格的罪刑法定
B.在解释刑法时,不得采用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这体现的是确定的罪刑法定
C.刑法应为良法、善法,不得使用酷刑、残虐的刑罚,这体现的是成文的罪刑法定
D.我国刑法关于时间效力规定了 “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的是事前的罪刑法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罪刑法定原则
讲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关于A项。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由立法机关制定;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这体现的是成文的罪刑法定。因此,A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B项。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 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因为类推解释导致刑法的规定适用于相似的情况,然而,只要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人们就可以说它们具有相似性。于是,任何行为都可能与刑法规定的行为相似,都有被定罪量刑的危险。虽然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类推解释,但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是允许存在的,这体现的是严格的罪刑法定。因此,B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C项。禁止不均衡的刑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罪刑均衡的朴素表现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这种表现不能被普遍化。而且,禁止不均衡的刑罚,旨在禁止轻罪重判。由于刑罚的轻重既取决于罪行的轻重,也取决于预防的必要性大小,故重罪也可能被轻判。要禁止不均衡的刑罚,就必然反对残虐的刑罚。残虐的刑罚,是指以不必要的精神、肉体的痛苦为内容,在人道上被认为是残酷的刑罚。既然是不必要的和残酷的,那么,它相对于任何犯罪而言都必然是不均衡的。这体现的是确定的罪刑法定。因此,C项错误,不当选。
D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法律的溯及既往。因为,适用事后法,使刑法溯及既往, 意味着国民必须遵守行为时根本不存在的“法律”,这令人不可思议。由于适用刑法的效果通常导致严厉的刑罚,故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对事后法的禁止极为严格。为此,我国刑 法关于时间效力问题规定了 “从旧兼从轻”原则,这体现的是事前的罪刑法定。因此,D 项正确,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5题:

关于刑罚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罚的报应观念主要存在于古代刑法,在现代刑法中没有任何意义
B.刑罚的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准备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C.刑罚的一般预防,是用刑罚的威力震慑有可能犯罪的人,促使其放弃犯罪
D.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为了预防的目的,应当一律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刑罚报应观念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公平报应,科处刑罚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行为人犯了罪。报应观念要求只能在“同态报应”的范围内科处刑罚,因此,即使在现代刑法中其对划定刑罚的上限也有重要意义。A选项错误。刑罚的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惩罚改造犯罪分子,预防他们重新犯罪。特殊预防的对象是犯罪的人。B选项错误。所谓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威慑潜在的犯罪人,防止他们重蹈犯罪人的覆辙。一般预防的对象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C选项正确。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二者要并重。并且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为了预防犯罪而一律从重处罚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选项错误。

第6题: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A、刑法典

B、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C、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D、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列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是A.有期徒刑B.撤职C.管制D.罚金SXB

下列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是

A.有期徒刑

B.撤职

C.管制

D.罚金

E.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B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是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5种。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3种。考点:刑罚的内容。

第8题:

附属刑法,是指其他法律中关于犯罪和刑罚的刑事条款(文件)规定。()


参考答案:×

第9题:

关于刑罚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严厉性是刑罚区别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本质特征
B.适用刑罚,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
C.对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制裁方法,不能以刑罚之名适用于犯罪分子
D.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

答案:A,B,C,D
解析:
关于刑罚的理解,ABCD都是正确的。

第10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行政法规中经常规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我国行政法规也可以规定犯罪和刑罚
B.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诈骗罪。因为该规定没有明确描述诈骗罪的罪状,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
C.死刑因为被许多国家视为残虐的刑罚而被废除,因此我国刑法典保留死刑,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D.如果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判处刑罚”,这种规定属于绝对不定刑的规定,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行政法规规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是一种援引。我国刑法只有刑法典和单行刑法,没有附属刑法。因此,我国只有刑法才能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法规不能规定犯罪和刑罚,只能作援引性规定。 B项错误。刑法分则中的罪状可以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四类。《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诈骗罪,属于仅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简单罪状,这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因为没有必要详细描述诈骗罪的特征,公民凭着国民的一般法感觉就能知道和判断。 C项错误。死刑是否属于违背人道主义的残虐刑罚,各国根据本国国情有不同的判断和取舍。目前,我国认为死刑不属于残虐刑罚,但也对死刑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9个死刑罪名就是例证。因此,我国刑法典保留死刑,并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项正确。绝对不定刑是指刑法条文只规定“犯……罪,判处刑罚”,不规定刑罚的种类,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D项中如果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判处刑罚”就属于只规定了犯罪而没有规定刑罚种类的绝对不定刑,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