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刑法发展的前提是危害行为增加

题目

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刑法发展的前提是危害行为增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关于犯罪行为,在犯罪学与刑法学中认定的外延和内涵是不同的。犯罪学研究的犯罪行为不是严格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刑法学中研究的犯罪行为要以也仅仅只能以刑法的规定为标准。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概念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首先,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与刑法学的犯罪行为,都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或者说至少有一部分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其次,犯罪学中犯罪行为的概念所包含的其他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都具有反社会性,都是反社会行为,不仅包括危害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且还包括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危害。再次,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概念所以包含不良行为,目的是为了更完整地把握犯罪的发展进程,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犯罪。最后,刑法学中的犯罪行为的概念是刑法规定的,作为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依据。


第2题:

试述我国刑法危害行为以及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按照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理论,危害行为是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或犯罪客观方面最核心的要素。
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犯罪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
作为
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为中的作为。
不作为
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特定义务是法律上的义务,而不是普通的道德上的义务,其来源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和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行为人虽然具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但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在不作为犯罪中,虽然行为人有时也实施某些积极的动作,但其未履行特定的义务。
作为和不作为在我国刑法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多数犯罪只能由作为方式构成,有些犯罪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如刑法第261条的遗弃罪,即纯正不作为犯。另有一些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如故意杀人罪,即不纯正不作为犯。

第3题:

如何理解广义刑法学和狭义刑法学?


参考答案:

就刑事实体规范而言,国家既有刑法典规定的刑事实体法规范,也有刑法典之外的刑事实体法规范,因此,仅以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统一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为研究范围的称为狭义的刑法学;以国家现行的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实体法规范为研究对象的称为广义刑法学。
 


第4题:

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 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 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 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 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正确答案:B

第5题:

我国刑法将犯罪界定为( )。

A.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B.轻微危害社会的行为

C.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D.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正确答案:C
我国刑法将犯罪界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那些只是实施了轻微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如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人员或劳动教养人员等,均不属于罪犯。

第6题:

关于刑法和刑法学两者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刑法学是一门以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B.刑法以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

C.刑法和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D.刑法是比刑法学更为抽象的一门学科


参考答案:D

第7题: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C.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D.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


正确答案:B

第8题:

我国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我国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创建和发展完善的历程。在建国之初的50年代,我国刑法学界在学习乃至模仿前苏联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勾勒了我国刑法学理论体系的雏形;80年代初期在开始全面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法学的进程中,由我国一批老一辈刑法学者参加编写的第一部全国性刑法学的教材―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刑法学》(高铭暄主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1984年修订版)基本确立了我国当代只法学的理论体系;以后又经过刑法学界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刑法学的理论区系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而臻于成熟。


第9题:

我国刑法学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行为
B.犯罪构成
C.法益
D.因果关系


答案:B
解析:
【精解】一个人犯了一个罪还是数个罪,应有一个判断标准。对此,理论界有多种学说,如行为标准说,即以行为个数为标准判断一罪还是数罪,有一个行为即为一罪,有数个行为即为数罪。另外还有法益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等。我国公认的标准是犯罪构成标准说,或称主客观统一说,即行为人的行为如符合一个犯罪构成,则构成一个罪,如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则构成数个罪。

第10题:

刑法学的内容是以()为前提

  • A、刑事责任
  • B、惩罚
  • C、犯罪
  • D、刑罚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