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尔尼公约》规定版权必须保护的经济权利()

题目

《伯尔尼公约》规定版权必须保护的经济权利()

  • A、汇编权、翻译权
  • B、复制权、录制权
  • C、表演权、广播权
  • D、朗诵权、改编权
  • E、制片权、追续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 )。

A.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

B.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30年;后者为死后60年

C.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

D.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

E.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版权均给予保护


正确答案:ACDE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1)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2)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25年;后者为死后50年。(3)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4)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5)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第2题:

关于版权保护,《伯尔尼公约》采纳的是“自动保护”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版权公约》采用的是版权自动保扩原则

B.《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期限比《伯尔尼公约》的保护期限短

C.《伯尔尼公约》只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

D.《伯尔尼公约》采用的是版权独立原则


正确答案:BD
【考点】《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
【解析】A错,《世界版权公约》确立的是非自动保护原则,《伯尔尼公约》确立的是自动保护原则。C错,《伯尔尼公约》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世界版权公约》只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因此应选BD。

第4题:

《世界版权公约》旨在协调()成员国间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关系。

A:《伯尔尼公约》和《巴黎公约》
B:TRIPS协定和《伯尔尼公约》
C:《泛美公约》和《巴黎公约》
D:《伯尔尼公约》和《泛美公约》

答案:D
解析:
《世界版权公约》与1952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各国政府代表会议上通过,1955年生效。旨在协调《伯尔尼公约》和《泛美公约》成员国间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关系。

第5题: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原则。

A:优先保护
B:对等保护
C:独立保护
D:双国籍国民待遇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在知识产权法领域最先规定国民待遇原则的国际公约是()

A.《伯尔尼公约》

B.《世界版权公约》

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D.《罗马公约》


参考答案:C

第7题: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版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多边公约。下列关于《伯尔尼公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伯尔尼公约》的规定,有权享有国民待遇的国民包括“作者国籍”和“作品国籍”两类情况

B.作者享有和行使依国民待遇所提供的有关权利时,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C.如果作品来源国的保护水平低,则其他成员国必须参照作品来源国的规定,降低对有关作品的保护水平

D.《伯尔尼公约》规定作者的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它不受经济权利的影响,在经济权利转让之后,作者仍保有主张作品表明其作者身份的权利,并有权反对对其作品的有损声誉的歪曲、割裂或其他更改或损害行为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伯尔尼公约》的国民待遇又称为“双国籍国民待遇”,有权享有国民待遇的国民包括:(1)公约成员国国民和在成员国有惯常居所的非成员国国民,其作品无论是否出版,均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这称为“作者国籍标准”;(2)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其作品只要是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出版,或者在一个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30 天之内),也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这称为“作品国籍标准”。故A选项正确。根据公约的自动保护原则,作者依国民待遇原则在公约成员国享有和行使作品的著作权,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故B 选项正确。根据公约的版权独立性原则,享有国民待遇的人在公约任何成员国所得到的著作权保护,不依赖于其作品在来源国受到的保护。因此,在保护水平上,不能因作品来源国的保护水平低,其他成员国就降低对有关作品的保护水平。故C 选项错误。公约不仅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还对作者的精神权利保护作出最低限度要求,包括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作者的精神权利不受经济权利的影响,在经济权利转让之后,作者仍保有主张作品表明其作者身份的权利,并有权反对对其作品的有损声誉的歪曲、割裂或其他更改或损害行为。故D 选项正确。

第8题:

标志着邻接权的保护进入国际保护阶段的公约是()

A.《罗马公约》

B.《伯尔尼公约》

C.《开罗公约》

D.《世界版权公约》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区别有()。

A: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
B: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30年;后者为死后60年
C: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
D: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
E: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答案:A,C,D,E
解析: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①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②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25年;后者为死后50年;③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④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⑥;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⑤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作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第10题: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国际法律保护体系包括()等。

  • A、巴黎公约
  • B、伯尔尼公约
  • C、世界版权公约
  • D、专利合作公约

正确答案: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