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碾压混凝土浇筑层顶面出现裂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题目

为防止碾压混凝土浇筑层顶面出现裂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延长层间养护时间
  • B、缩短层间养护时间
  • C、延长层间间歇时间
  • D、缩短层间间歇时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下列有关施工工艺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混凝土浇筑前,制定相应的混凝土温控技术措施

B、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仓法施工

C、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法施工

D、混凝土浇筑后,采取良好的养护措施


正确答案:C

第2题:

碾压混凝土坝采用通仓薄层浇筑,施工碾压厚度通常为( )cm。

A.20
B.30
C.50
D.75
E.100

答案:B,C,D,E
解析:
碾压混凝土坝不采用传统的柱状浇筑法,而采用通仓薄层浇筑(RCD工法碾压厚度通常为50cm、75cm、100cm,RCC工法通常为30cm)。

第3题: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出现裂缝的措施有( )。

A.采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B.增加水灰比

C.降低浇筑速度

D.减少浇筑层的厚度

E.加入石膏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大坝混凝土浇筑,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已定,解决层间不出现冷缝的措施有( )。 
A、增大运输浇筑能力
B、采用斜层浇筑法 
C、采用阶梯浇筑法  
D、采用平层浇筑法 
E、增加振捣时间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浇筑与温度控制。要使层间不出现冷缝,应采取措施加大运输浇筑能力。倘设备能力难以增加,则应考虑改变浇筑法,将平浇筑法改变为斜层浇筑或台阶浇筑,以避免出现冷缝。参见教材P87。

第5题: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裂缝的方法有( )。

A.采用矿渣水泥
B.加高效减水剂
C.加大浇筑速度
D.采用人工降温
E.加缓凝剂

答案:A,B,D,E
解析:
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不宜大于50℃。
②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③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分层分段浇筑。
教材页码:P200-244

第6题: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应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先选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B.降低浇筑速度

C.减小浇筑层厚度

D.采用蓄水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

E.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水泥用量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
A、应选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B、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C、降低浇筑速度
D、减小浇筑层厚度
E、尽可能增加水泥用量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这就必须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且分层分段浇筑。参见教材P198。

第8题:

为防止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产生温差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优先选用波特兰水泥

B.减小浇筑层厚度

C.加快浇筑速度

D.覆盖麻袋并勤浇水

E.优先选用矿渣或粉煤灰水泥


正确答案:BDE

第9题: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

A:应选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B:掺人适量的粉煤灰
C:降低浇筑速度
D:减小浇筑层厚度
E:尽可能增加水泥用量

答案: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217
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这就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明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且分层分段浇筑。

第10题:

大坝混凝土浇筑,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已定,可以解决层间不出现冷缝的措施有( )。
A、增大运输浇筑能力
B、采用斜层浇筑法
C、采用阶梯浇筑法
D、采用平层浇筑法 
E、增加振捣时间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浇筑与温度控制。要使层间不出现冷缝,应采取措施加大运输浇筑能力。倘设备能力难以增加,则应考虑改变浇筑法,将平浇筑法改变为斜层浇筑或台阶浇筑,以避免出现冷缝。参见教材P87。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