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土石材料的自重时,一般应根据其所在位置与浸润线和水位的关系,采用不同的容重。()
第1题:
土石坝浸线高低的变化与库水位的关系是()
第2题:
对坝体测压管,其进水管的长度,对于一般土料与粉细砂,应自设计最高浸润线以上()至最低浸润线以下(),以保证在不同库水位时均能反映其所在位置的渗透水头。
第3题:
在土石坝的坝坡稳定计算中,可用替代法考虑渗透动水压力的影响,在计算下游水位以上、浸润线与滑弧间的土体的滑动力矩时用()重度,计算抗滑力矩时用()重度。
第4题:
测压管观测土石坝浸润线时,测压管内水位升降迟后于上、下游水位变化。测压管水位的迟后时间主要与土体的()有关。
第5题:
对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当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相关过程线的形状为圈套曲线旋转方向向右时,说明在相同库水位下,管水位逐年(),渗流朝()的方向变化。
第6题:
高土石坝一般要用( )计算坝体坝基及岸坡接头在填土自重及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填土应力应变,为坝体稳定分析和与土坝连接建筑物设计提供依据。
第7题:
下列监测项目,哪些是中型水库土石坝建设观测项目()。
第8题:
坝基渗流压力观测一般与浸润线同时进行,但在水位每上涨1m,下降( )时增测一次,以掌握渗流压力随着库水位变化的相应关系。
A.0.5m
B.1m
C.0.1m
D.1.5m
第9题:
测压管进水管的长度,对于一般土料与粉细沙,就自设计最高浸润线以上()到最低浸润线以下(),以保证在不同库水位时均能反应其所在位置的渗透水头。
第10题:
测压管观测土石坝浸润线时,测压管内水位升降()于上、下游水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