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有几个中断标志位?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

题目

MCS-51有几个中断标志位?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相对于条件传送方式,中断方式有什么优点?和DMA方式比较,中断传送方式又有什么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 中断传送方式下,当外设要求交换数据时,向CPU发中断请求,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即可中断当前任务的执行,并根据中断源转入相应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实现对请求中断外设的管理。CPU与外设实现了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MA方式是在存储器与外设间开辟一条高速数据通道,使外设与内存之间直接交换数据,不需要CPU的干预。

第2题:

什么是中断类型码?什么叫中断向量?什么叫中断向量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正确答案: 8086/8088系统可以处理256种中断,为了区别每一种中断,为每个中断安排一个号码,称为中断类型码。每一种中断服务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称为中断向量,以32位逻辑地址表示,即为CS:IP。把所有中断向量存储在内存中的某一个连续区中,这个连续的存储区称为中断向量表。
中断向量表中偏移量为(中断类型码×4)的单元中存放IP的值,偏移量为(中断类型码×4+2)的单元中存放CS的值。

第3题:

什么是中断?什么是中断向量?什么是中断向量表?INT24在中断向量表的什么位置?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正确答案: 中断是指CPU在正常运行时,由于内部、外部事件或由程序的预先安排引起的CPU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转而到内部、外部事件预先安排的服务程序(中断子程序)中去执行。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中断类型对应一个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是中断类型码和与此类型码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一个连接链。每一个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IP和CS成为一个中断指示字或中断向量。24*4=96=60HINT24在中断向量表的0000:0060H~0000:0063H处。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包括中断请求、中断排队、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五个步骤。

第4题:

自满变压器有什么主要特点?它和普通双绕组变压器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主要是只有一个线圈,它和普通双线圈变压器相比,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不同点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中,除了根据电磁感应传递的功率外,还有直接传导的电功率,而普通变压器原、副绕组无电的联系,故没有直接传导的功率。

第5题:

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状态标志位有6个: 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
控制标志位有3个:DF,IF,TF。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第6题:

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状态标志位有6个: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

第7题:

什么中断不受中断允许标志位IF的屏蔽。


正确答案:不可屏蔽中断不受中断允许标志位IF的屏蔽。

第8题:

NCS系统有几个独立变量,它们是什么?


正确答案:白(W)、黑(S)、红(R)、绿(G)、黄(Y)、蓝(B),六种心理原色,互不类似。

第9题:

分治法与减治法的思路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分治法和减治法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在“分而治之” 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基本思路就是把一个规模较大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通过对子问题的求解,得到原问题的解。
但分治法和减治法又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此它们的求解过程有所不同。用分治法求解的问题,所划分的子问题是互相独立的,且原问题的解需要由各子问题的解合并而成。因此,需要对各子问题分别求解,并合并子问题的解,才能得到原问题的解。可以用减治法求解的问题,虽然也要对原问题进行划分,但因为原问题的或者解只在其中一个子问题中,或者是只与其中的一个子问题的解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因此只要对相关的一个子问题进行求解,就可以得到原问题的解。当然它也就不存在合并解的过程。可以说,减治法是一种退化了的分治法。

第10题:

算法和程序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算法是对解决问题步骤的描述。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能完成特定的功能的代码。
相同:对问题的描述。
不同:一个不可执行,一个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