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计算时,考虑截面部分塑性发展的构件是( )

题目

强度计算时,考虑截面部分塑性发展的构件是( )

  • A、轴心受力构件
  • B、受弯构件
  • C、拉弯构件
  • D、压弯构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是以截面弹性核心几乎完全消失,出现塑性铰时建立的计算公式。()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试问,某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当其截面上有螺栓孔时,下列何项计算应考虑螺栓孔引起的截面削弱(  )

A. 构件的变形计算
B. 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C. 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构件抗剪强度计算
D. 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

答案:D
解析:
A项,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第3.4.2条规定,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时,可不考虑螺栓或铆钉孔引起的截面削弱。
B项,根据第6.2.2条规定,整体稳定计算时,构件截面的截面模量按受压最大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模量。
C项,根据第6.1.3条规定,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剪强度计算时,构件截面的惯性矩取毛截面惯性矩。
D项,根据第6.1.1条规定,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时,构件截面的模量取净截面模量。净截面指被螺栓孔、切角等破坏的截面,等于截面的总体截面(毛截面)减去截面中孔洞的截面。

第3题:

在钢梁设计中为何只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


参考答案:在计算梁的抗弯强度时,不考虑截面塑性发展是浪费钢材的。但若按截面形成塑性铰来设计则可能使梁的挠度过大,受压翼缘过早失去局部稳定。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一定条件下有限地利用钢材的塑性性能。

第4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计算,下列()项所述正确。

  • A、T型截面抗剪计算时,应考虑翼缘部分混凝土的作用
  • B、预应力梁的抗剪计算,应考虑轴向预应力的有利影响
  • C、集中力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形梁,在斜截面抗剪计算时,均应考虑剪跨比
  • D、在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抗剪计算时,当剪力一定时,轴向力越大,所需箍筋就越多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对工字形截面钢梁进行强度计算时,若不考虑塑性发展系数,最大应力仍没有达到屈服,这时,题目要求计算最大压应力,还需要考虑塑性发展系数吗?


正确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说明:
(1)在《钢规》中,"荷载效应不大于结构抗力"通常被写成"应力小于等于f"的形式,这时,公式左边项的"应力"并不是真实的应力,充其量只能算是"名义应力"。
(2)在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时,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是,题目中所谓的求"应力"(包括"稳定应力")数值,实际上是让求解验算式的左项是多少。由此可见,当遇到问题中的情况时,塑性发展系数仍应按照规范规定取值。

第6题:

承受静态荷载的实腹式拉弯和压弯构件,达到构件的强度极限是指(  )。

A、边缘纤维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
B、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达到截面高度的1/8
C、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达到截面高度的1/4
D、截面出现塑性铰

答案:D
解析: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实腹式拉弯和压弯构件,以截面边缘纤维屈服时的弹性受力阶段极限状态作为强度计算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于承受静态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实腹式拉弯和压弯构件,为充分发挥构件强度潜力,以截面形成塑性铰作为强度计算依据。

第7题:

复核受扭构件设计计算时()。

  • A、要考虑混凝土抗剪和抗扭作用的相关性
  • B、对截面的塑性抗扭抵抗距要进行修正
  • C、当为工型截面时要考虑翼缘的抗剪做用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全截面屈服准则是指以构件截面塑性受力阶段极限状态作为强度计算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此时,构件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形成塑性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钢结构的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取梁内塑性发展到一定深度作为抗弯强度计算的极限状态
  • B、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可适当考虑塑性发展
  • C、梁的抗剪强度按弹性设计
  • D、梁的挠度计算采用荷载标准值
  • E、梁的挠度计算应考虑螺栓孔引起的截面削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工字形组合截面吊车钢梁在进行抗弯强度计算时,截面塑性部分发展系数取值为()

  • A、γx=γy=1.0
  • B、γx=1.05,γy=1.2
  • C、γx=1.15,γy=1.2
  • D、γx=1.05,γy=1.15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